成语拼音:bù xiāng wén wèn
成语解释:闻问:通消息,通音讯。指没有联系或断绝往来。
成语出处:东汉 班固《汉书 严助传》:“于是拜为会稽太守。数年,不闻问。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;指不来往
繁体字形:不相聞問
英文翻译:Do not know each other
不:[bù]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[fǒu]相当于“否”
相:[xiāng]1.互相:相像。相识。相距太远。不相上下。2.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:实不相瞒。好言相劝。3.姓。4.亲自观看(是不是合心意):相亲。相中。[xiàng]1.相貌;外貌:长相。聪明相。可怜相。狼狈相。2.物体的外观:月相。金相。3.坐、立等的姿态:站有站相,坐有坐相。4.相位。5.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,如三相交流发电机有三个绕组,每个绕组叫做一相。6.相态。7.观察事物的外表,判断其优劣:相马。8.姓。9.辅助:吉人天相。10.宰相:丞相。11.某些国家的官名,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。12.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:傧相。
闻:1.听见:听而不闻。耳闻不如目见。2.听见的事情;消息:见闻。新闻。奇闻。3.有名望的:闻人。4.名声:令闻。秽闻。5.用鼻子嗅:你闻闻这是什么味儿?6.姓。
问:1.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情或道理请人解答:询问。问事处。不懂就问。答非所问。2.为表示关切而询问;慰问:问好。问候。3.审讯;追究:审问。问案。首恶必办,胁从不问。4.管;干预:过问。不闻不问。5.向(某方面或某人要东西):我问他借两本书。6.姓。
哎哟,说到“不相闻闻问”这个成语,大伙儿可能有点懵——这到底是啥意思啊?说白了,它就是形容两个人或群体之间彻底断了联系,连打听消息或问候一声都省了。比如你和你高中同桌毕业后各奔东西,十年没发过一条微信,这就叫“不相闻问”。你懂的,现代人生活节奏快,有时候“断联”真不是故意的,但结果就是越走越远。
那问题来了:为啥明明有手机和社交软件,还有人会闹到“不相闻问”的地步?举个接地气的例子:隔壁老王和老李因为停车位吵架,俩人见面连头都不点,连他们家养的狗都学会绕道走。要我说啊,这种“冷战模式”往往是因为抹不开面子,或者觉得“主动说话就输了”,结果小事愣是拖成死结。
不过话又说回来,真有必要这么较劲吗?比方说公司里的小张和小刘,一个觉得对方抢了自己项目,另一个觉得被穿小鞋,结果开会时全程零交流。但后来团建玩密室逃脱,俩人被关在同一个房间解谜,愣是憋不住开口商量对策。你看,有时候打破僵局就差个台阶下。老话说得好,“树挪死人挪活”,主动破冰可比憋着强多了。
说到这儿我突然想啊,现在年轻人动不动就“已读不回”,算不算新型的“不相闻问”?比如你给闺蜜发消息说心情不好,她明明在线却隔天才回个表情包。这种“选择性失联”可比老辈人的直接断联更伤人。但换个角度看,可能人家正在加班赶PPT,或者自己情绪也低谷呢?所以说啊,别光盯着手机屏幕瞎猜,直接约出来撸个串,保准比胡思乱想管用。
最后给各位提个醒:甭管是亲戚朋友还是同事邻居,关系就像盆栽,总得浇浇水修修枝。要是发现谁跟你“不相闻问”了,别急着下结论说“这人真绝情”,说不定人家正等着你递话头呢。不信你试试,明天给三年没联系的大学室友发句“最近咋样”,保不齐能唠出一箩筐故事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