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ěr
  • yǎn
  • huā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ěr rè yǎn huā

成语解释:眼睛发花,耳朵发热。形容饮酒微有醉意,精神兴奋的感觉

成语出处:南朝 梁 简文帝《筝赋》:“耳热眼花之娱,千金万年之寿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状语;用于书面语

繁体字形:耳热眼花

英文翻译:Ear heat and eyesight

耳热眼花的意思

耳:1.耳朵:耳聋眼花。耳闻目睹。2.形状像耳朵的东西:木耳。银耳。3.位置在两旁的:耳房。耳门。4.姓。5.而已;罢了:想当然耳。技止此耳。

热:1.物体内部分子不规则运动放出的一种能量。物质燃烧都能产生热。2.温度高;感觉温度高(跟“冷”相对):热水。趁热打铁。三伏天很热。3.使热;加热(多指食物):热一热饭。把菜汤热一下。4.生病引起的高体温:发热。退热。5.情意深厚:亲热。热爱。热心肠儿。6.形容非常羡慕或急切想得到:眼热。热衷。7.受很多人欢迎的:热货。热门儿。现在对外汉语教学很热。8.加在名词、动词或词组后,表示形成的某种热潮:足球热。旅游热。自学热。9.放射性强:热原子。10.姓。

眼:1.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。通称眼睛。2.小洞;窟窿:泉眼。炮眼。拿针扎一个眼儿。3.(眼儿)指事物的关键所在:节骨眼儿。4.围棋用语,由同色棋子围住的一个或两个空交叉点。5.戏曲中的拍子:二黄慢板,一板三眼。6.用于井、窑洞:一眼井。一眼旧窑洞。

花:1.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,由花瓣、花萼、花托、花蕊组成,有各种颜色,有的长得很艳丽,有香味:一朵花儿。2.可供观赏的植物:花木。花盆儿。花儿匠。种花儿。3.(花儿)形状像花朵的东西:灯花儿。火花。雪花儿。4.烟火的一种,以黑色火药加其他化学物质制成,在夜间燃放,能喷出许多火花,供人观赏:花炮。礼花。放花。5.花纹:白地蓝花儿。这被面花儿太密。6.颜色或种类错杂的:花白。花猫。花花绿绿。7.(眼睛)模糊迷乱:眼花。昏花。8.衣服磨损或要破没破的样子:袖子都磨花了。9.用来迷惑人的;不真实或不真诚的:花招儿。花账。花言巧语。10.姓。11.用;耗费:花费。花钱。花时间。该花的花,该省的省。

成语评论

哎呦喂,大伙儿听说过“耳热眼花”这成语不?举个接地气的例子:小明考试时突然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,一下子耳朵烧得通红,眼前试卷上的字都糊成了蚂蚁爬。这时候他同桌还偷偷笑他:“你这是脑子短路还是烤箱启动啊?”

(自问自答环节)有人可能要问:为啥紧张时会耳热眼花呢?说白了就是肾上腺素疯狂分泌,血管扩张让耳朵充血发烫,交感神经一兴奋,瞳孔也跟着放大导致视线模糊。你懂的,就像手机同时开十个APP肯定会卡顿嘛!

再举个生活化的场景:老张第一次跟女神约会,说话结巴得像个坏掉的复读机,手里冰奶茶愣是给捂热了。这时候他眼前看到的不是女神的笑脸,而是自带高斯模糊的“马赛克画面”。(挠头)要我说啊,这反应就跟打游戏遇到BOSS战似的,身体自动开启了“战斗模式”。

(观点插入)依我看呐,现代人耳热眼花的场合可比古人多多了。前两天在健身房看见个哥们,硬拉200斤后直接瘫在地上,那脸红的跟麻辣小龙虾似的,喘着气说眼前金星乱冒。这不比看古装剧里“面红耳赤”的桥段来得真实?

最后唠叨一句:下回你要是觉着耳朵发烫视线模糊,别光顾着尴尬。喝口水缓一缓,或者做两个深呼吸,比啥灵丹妙药都管用——当然啦,要是天天耳热眼花,咱还是得麻溜儿去医院瞅瞅,可别拿身体开玩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