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shèng fù bīng jiā cháng shì
成语解释:兵家:军事家;势:情势。胜利或失败是军事家常遇到的事情
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·宪宗纪》:“胜负兵家常势,不可以一将失利,便沮或计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
繁体字形:勝負兵家常勢
英文翻译:Winning and losing strategists' routine
胜:[shèng]1.胜利(跟“负、败”相对):打胜仗。取胜。2.打败(别人):以少胜多。战胜敌人。3.比另一个优越(后面常带“于、过”等):事实胜于雄辩。实际行动胜过空洞的言辞。4.优美的(景物、境界等):胜景。胜境。引人入胜。5.姓。6.(旧读shēng)能够承担或承受:胜任。不胜。7.古代戴在头上的一种首饰:方胜。[shēng]肽的旧称。
负:1.背(bēi):负荆。负重。2.担负:负责任。身负重任。3.依仗;倚靠:负隅。负险固守。4.遭受:负伤。负屈。5.享有:久负盛名。6.亏欠;拖欠:负债。7.背弃;辜负:负约。忘恩负义。有负重托。8.失败(跟“胜”相对):胜负。负于客队。9.属性词。小于零的(跟“正”相对):负数。负号。10.姓。
兵:1.战士;军队:当兵。兵种。2.军队中的最低等级:上等兵。3.武器:兵工厂。短兵相接。4.关于军事或战争的:兵书。纸上谈兵。
家:[jiā]1.“傢”是“家伙”、“家具”、“家什”的“家”的繁体字。2.家庭的住所:回家。这儿就是我的家。我的家在上海。3.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:我找到营部,刚好营长不在家。4.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份的人:农家。渔家。船家。东家。行(háng)家。5.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:专家。画家。政治家。科学家。艺术家。社会活动家。6.学术流派:儒家。法家。百家争鸣。一家之言。7.指相对各方中的一方:上家。下家。公家。两家下成和棋。8.谦辞,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的或同辈年纪大的亲属:家父。家兄。9.人工饲养或培植的(跟“野”相对):家畜。家禽。家兔。家鸽。家花。10.姓。[jia]1.后缀。2.用在某些名词后面,表示属于那一类人:女人家。孩子家。姑娘家。学生家。3.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,指他的妻子(qī·zi):秋生家。老三家。[jie]用在修饰语后,相当于“地”、“的”,如“整天家、成年家”。
常:1.一般;普通;平常:常人。常识。常态。2.不变的;固定的:常数。冬夏常青。3.时常;常常:常来常往。我们常见面。4.指伦常:三纲五常。5.姓。
势:1.势力:权势。人多势众。仗势欺人。2.一切事物力量表现出来的趋向:来势。势如破竹。3.自然界的现象或形势:山势。地势。水势汹涌。4.政治、军事或其他社会活动方面的状况或情势:局势。大势所趋。5.姿态:手势。姿势。6.雄性生殖器:去势。
“胜负兵家常势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?其实这个成语讲的是输赢在竞争中再正常不过,就像打仗不可能每场都赢。比如小明参加编程比赛,第一次没进决赛,他有点沮丧,但爸爸说:“你听过‘胜负兵家常势’吗?失败反而是调整策略的机会。”这句话让他重新打起精神,分析代码漏洞,结果下次比赛拿了二等奖。
有人问:“输了难道不算丢脸吗?”看看手机行业的故事吧——十年前某品牌被吐槽“系统卡顿”,市场份额暴跌。但他们没放弃,反而组建千人团队重构系统,三年后凭流畅体验重回市场前三。你看,输赢不是终点,而是新起点。
职场上怎么应用这个道理?市场部的小李策划活动效果不佳,主管没批评他,反而说:“记得‘胜负兵家常势’,咱们把用户反馈做成雷达图,下次精准投放。”三个月后同类型活动转化率提升40%。这说明关键不在于是否失败,而在于能否把失败转化为经验值。
我有个观察:现在年轻人容易陷入“要么全赢要么全输”的思维。就像打王者荣耀,逆风局时有人直接挂机,却忘了翻盘可能就在下一波团战。其实人生更像马拉松,某个水站没拿到水杯,调整呼吸节奏照样能跑完全程。
有个有趣现象:电竞战队在赛季中会专门复盘失败战役,他们的战术手册里,“失误案例”章节比成功案例还厚。这让我想到,或许我们应该给“失败”准备个收纳箱,定期整理这些特殊养分,它们可能比胜利的果实更有生长力。
最后想分享个生活智慧:小区广场舞队伍参加市里比赛没拿名次,王阿姨却说:“咱们就当公费旅游呗,还学了好几个新动作。”这种轻松心态反而让她们在社区联谊会上大放异彩。你看,对待输赢的态度,有时候比结果本身更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