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jié yòng ài rén
成语解释:节约用度,爱护百姓
成语出处:唐·高郢《谏造章敬寺书》:“陛下若节用爱人,当与夏后齐驾,何必劳人动众,而踵梁武之遗风乎?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繁体字形:节用爱人
英文翻译:Save love
节:[jié]1.物体段与段之间连接的地方:竹节。关节。2.段落:章节。3.量词。表示分段的物体:两节烟筒。4.节日;时令:国庆节。清明节。5.事项:礼节。细节。6.限制;俭省:节制。开源节流。7.删略:节本。节录。8.操守:节操。晚节。9.古代出使外国所持的凭证:持节。10.国际通用的航海速度单位。每小时航行1海里(约合1.852千米)称为1节。海水流速和鱼雷速度也多按节计算。[jiē]〔节骨眼儿〕〈方〉比喻紧要的、能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或时机。骨(gu)。
用:1.使用:用力。用兵。公用。大材小用。2.费用:用项。家用。3.用处:功用。多少总会有点用。4.需要(多用于否定式):天还很亮,不用开灯。东西都准备好了,您不用操心了。5.吃、喝(含恭敬意):用饭。请用茶。6.引进动作、行为所凭借的工具、手段等:用笔写字。用老眼光看人。7.因此;因8.(多用于书信):用特函达。9.姓。
爱:1.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:爱祖国。爱人民。他爱上了一个姑娘。2.喜欢:爱游泳。爱劳动。爱看电影。3.爱惜;爱护:爱公物。爱集体荣誉。4.常常发生某种行为;容易发生某种变化:爱哭。铁爱生锈。5.姓。
人:1.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:男人。女人。人们。人类。2.每人;一般人:人手一册。人所共知。3.指成年人:长大成人。4.指某种人:工人。军人。主人。介绍人。5.别人:人云亦云。待人诚恳。6.指人的品质、性格或名誉:丢人。这个同志人很好。他人老实。7.指人的身体或意识:这两天人不大舒服。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。8.指人手、人才:人浮于事。我们这里正缺人。9.(Rén)姓。
说到“节用爱人”这个成语,可能有人会问:“这四个字到底想表达什么?”其实它的核心很简单——既要控制自己的欲望,节省资源,又要真心实意地关心他人。比如古时候的县令,如果能把衙门修缮的钱省下来给老百姓修水渠,这就是典型的“节用爱人”。
有人可能会疑惑:“这和现代生活有什么关系?”举个接地气的例子:公司老板发现员工经常加班,主动优化流程、减少无效会议,同时提高食堂餐标。这种既节省时间成本又关爱员工健康的做法,本质上就是“节用爱人”的现代版实践。
那“节用”会不会显得太小气?其实不然。就像居家过日子,把买奢侈品的钱省下来给孩子报兴趣班,这种选择性的节省反而创造了更大价值。关键是要分清“浪费”和“必要开支”的界限,就像老话说的“好钢用在刀刃上”。
关于“爱人”的具体表现,我倒有个观察:现在很多社区推行“共享工具柜”,谁家需要梯子、电钻就去登记借用。这种既避免重复购买浪费资源,又促进邻里互助的模式,不正是把“节用”和“爱人”完美结合了吗?
有个有趣的现象值得注意:疫情期间不少人开始在家种菜,用厨余堆肥,用雨水浇灌。这种生活方式既减少了生活开支,又能把收获的蔬菜分给邻居。看似简单的举动,实际上暗含着“节用爱人”的古老智慧在现代社会的生根发芽。
最后想说的是,这个成语的价值不在于让人过苦行僧式的生活,而是启发我们建立更智慧的资源配置观。就像手机系统更新后会优化后台程序,我们的人生也需要定期审视:哪些消耗可以精简,哪些关爱需要加强?找到这个平衡点,或许就是践行“节用爱人”的真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