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máng rán fèi jiě
成语解释:茫然:渺茫,模糊不清。认识不清,不能理解
成语出处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82回:“只图讲究古音,总是转弯磨禄,令人茫然费解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不可理解
繁体字形:茫然費解
英文翻译:At a loss
茫:1.形容水或其他事物没有边际、看不清楚:渺茫。茫无头绪。2.无所知:茫然。
然:1.对;不错:不以为然。2.指示代词。如此;这样;那样:不尽然。知其然,不知其所以然。3.然而:此事虽小,然亦不可忽视。4.副词或形容词后缀:忽然。突然。显然。欣然。飘飘然。5.又同“燃”。
费:1.费用:水电费。医药费。免费。收费。2.花费;耗费:费心。消费。费了半天工夫。3.用得多;消耗得多(跟“省”相对):老式汽车费油。走山路费鞋。孩子穿衣裳真费。4.姓。
解:[jiě]1.分开:解剖。瓦解。难解难分。2.把束缚着或系着的东西打开:解扣儿。解衣服。3.解除:解职。解渴。解乏。4.解释:解说。解答。注解。5.了解;明白:令人不解。通俗易解。6.解手:大解。小解。7.代数方程式中未知数的值,例如x+16=0,x=-16,-16就是x+16=0这个方程的解。8.演算方程式;求方程式中未知数的值:解方程。[jiè]解送:押解。把犯人解到县里。[xiè]1.懂得;明白:解不开这个道理。2.旧时指杂技表演的各种技艺,特指骑在马上表演的技艺:跑马卖解。3.解池,湖名,在山西。4.姓。
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?明明每个字都认识,连成成语却让人摸不着头脑?比如"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"这种既生动又费解的表述,究竟在什么场合使用最合适呢?
某天办公室会议上,新来的实习生盯着项目流程图挠头:"这个跨部门协作机制,我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啊。"这句话既准确传达了困惑程度,又给严肃的工作场景增添了几分趣味。其实这类成语就像调味料,用得恰当能让表达更生动。
有人可能会问:为什么汉语里要存在这么多令人费解的成语?细想就会发现,这些诞生于农耕时代的表述,恰恰承载着先人的生活智慧。就像"如坠五里雾中",把迷茫感具象成置身浓雾的画面,即便现代人没见过五里浓雾,也能通过想象力完成情感共鸣。
记得刚学文言文时,老师用"盲人摸象"解释认知局限。当同学们在课堂争论不休时,这个两千年前的寓言瞬间让所有人会心一笑。这种跨越时空的默契,或许正是汉语的魅力所在。我常想,当我们使用这些成语时,其实是在参与一场跨越千年的语言接力。
遇到难懂成语不必慌张。就像拼乐高积木,把每个字的本义和引申义拆解开来,往往能拼出意想不到的图景。下次看到"一头雾水"这样的表达,不妨想象头顶真的悬着团水汽——这种具象化思考方式,能让古老的语言重新焕发生机。
语言学者发现,00后群体使用传统成语的频率在下降,但创造了大量网络新成语。这种迭代既让人惋惜又令人期待,就像溪流中的鹅卵石,被时光打磨出新的纹路。重要的是记住:无论表达形式如何变化,准确传递心意的语言永远具有生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