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máng rán shī cuò
成语解释:心中迷惑,不知怎么办才好
成语出处:《宋史·夏国传》:“种谔在绥德节制诸军,闻夏人至,茫然失措,欲作书召燕达,战怖不能下笔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迷惑时
繁体字形:茫然失措
英文翻译:Bewilderment
茫:1.形容水或其他事物没有边际、看不清楚:渺茫。茫无头绪。2.无所知:茫然。
然:1.对;不错:不以为然。2.指示代词。如此;这样;那样:不尽然。知其然,不知其所以然。3.然而:此事虽小,然亦不可忽视。4.副词或形容词后缀:忽然。突然。显然。欣然。飘飘然。5.又同“燃”。
失:1.丢掉:遗失。丧失。2.找不着:迷失路径。3.违背:失信。失约。4.没有把握住:失手。失足。5.没有达到目的:失意。失望。6.改变常态:失色。失神。7.错误:过失。千虑一失。
措:1.安排;安放:措置。手足无措。2.计划办理:筹措。
生活中难免会遇到让人“茫然失措”的时刻。比如第一次站在陌生的城市地铁站,盯着错综复杂的路线图,手心冒汗却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——这种大脑突然“断片””的感觉,就是茫然失措最真实的写照。
这个成语只能用在重大危机中吗?其实不然。朋友曾和我分享过他的经历:公司年会上临时被叫上台发言,聚光灯打过来的瞬间,他整个人僵在原地,准备好的台词全部从脑子里溜走了。这种看似平常的突发事件,同样会触发人的无措反应。
现代社会的快节奏放大了这种心理状态。当手机同时弹出10条工作消息,外卖员在门外催促,孩子又打翻牛奶时,多重压力叠加会让人像被按了暂停键。我常观察到,越是追求完美主义的人,面对计划外的变故时越容易陷入这种“卡壳”状态。
如何快速摆脱茫然失措?消防员的训练给了我启发:他们会反复模拟各种灾难场景,直到应对动作成为肌肉记忆。虽然普通人不需要这么极端,但提前预想可能出现的状况并制定预案,确实能增强心理韧性。就像每次出差前,我都会在行李箱夹层多放200元现金,这个小习惯让多次行李延误事件变成了有惊无险的插曲。
最近在社区读书会上,有位退休教师的话令人深思:“茫然是思维更新的前奏”。她以自身为例,刚退休时整天对着空日历发呆,后来报名老年大学重拾绘画,现在作品已在本地美术馆展出。这个转变过程印证了:短暂的迷失可能正在为新的可能性腾出空间。
当我们看到有人在地铁口反复查看导航时,不妨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。这种微小的善意不仅能化解他人的窘迫,也可能为自己种下善意的种子——毕竟谁都可能成为下一个需要帮助的迷路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