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pú sà dī méi
成语解释:象菩萨那样低眉看人。形容人的面貌慈祥善良。
成语出处:宋 庞元英《谈薮》:“金刚努目,所以降伏四魔;菩萨低眉,所以慈悲六道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;形容人的面貌慈祥善良
繁体字形:菩薩低眉
英文翻译:with a kind expression on one 's face
菩:1.〔菩提〕a.佛教指豁然开朗的彻悟境界,又指觉悟的智慧和途径;b.常绿乔木,树上的汁液可制硬性橡胶。原产于印度。2.〔菩萨〕a.佛教指释迦牟尼修行尚未成佛时的称号,后指修行到一定程度,地位仅次于佛的人;b.泛指佛和某些神;c.喻慈善的人。
萨:姓。
低:1.从下向上距离小;离地面近(跟“高”相对,2.同):低空。飞机低飞绕场一周。水位降低了。3.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下:低地。声音太低。眼高手低。4.等级在下的:低年级学生。我比哥哥低一班。5.(头)向下垂:低着头。
眉:1.眉毛:浓眉。眉开眼笑。2.指书页上方空白的地方:书眉。眉批。3.姓。
菩萨低眉这个成语,到底该怎么用?举个例子:公司里两位同事因为项目争执不下,李姐却始终微笑倾听,既不急着站队也不指责,最后用一句“咱们都是为了公司好”化解了矛盾,真像菩萨低眉般包容。
为什么用“低眉”形容菩萨?这其实藏着东方智慧。佛教造像中,菩萨眉眼微垂并非示弱,而是以俯视众生的姿态传递慈悲。就像小区里总帮独居老人买菜的王阿姨,她从不炫耀善举,只是默默做着该做的事,这种不张扬的善意反而更有力量。
现代人需要菩萨低眉的智慧吗?上周在咖啡厅遇见个有趣场景:流浪汉进店讨水喝,店员没有驱赶反而递上温水和小饼干。这个二十出头的小姑娘说:“谁都有难的时候”。她用行动证明,慈悲心肠不必伴着说教,自然流露的善意最能抚慰人心。
这个成语会不会显得消极?完全相反。就像心理咨询师面对来访者的情绪宣泄,专业的倾听比急着给建议更重要。菩萨低眉式的处事之道,本质是种以柔克刚的智慧,看似平静如水,实则蕴含着改变现状的能量。
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,菩萨低眉更像是一种修行。朋友公司新来的实习生总被主管挑刺,她没有争辩而是认真记下每处修改意见,三个月后成了部门进步最快的员工。这种不卑不亢的坚持,何尝不是当代版的低眉智慧?
有趣的是,传统文化中的这个意象正在焕发新活力。有位做社区调解的大叔告诉我,他处理纠纷时总会先泡壶茶,等当事人情绪平复再沟通。这种“冷处理”方法,既传承了古人的处世哲学,又契合现代心理学的情绪管理理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