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cán shí jīng tūn
成语解释:食:吃;吞:整个儿咽下去。像蚕啃桑叶一样一点一点来;或像鲸鱼吃食一样大口大口吞。比喻强国用逐步侵占或一举吞并的方式侵略弱国领土。
成语出处:清 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六》:“汝先遗二孤侄,汝蚕食鲸吞,几无余沥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一点一点被吞食
繁体字形:蠶食鯨吞
英文翻译:gnaw as
蚕:1.通常指家蚕。2.泛指某些能吐丝结茧的昆虫:柞蚕。蓖麻蚕。
食:[shí]1.吃。特指吃饭:食肉。废寝忘食。2.吃的东西:面食。小鸡觅食。丰衣足食。3.供食用或调味用的:食糖。食盐。4.人所见到的日、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:日食。月食。[sì]拿东西给人吃。[yì]用于人名,如郦食其(jī)(汉朝人)。
鲸:哺乳动物,种类很多,生活在海洋中,胎生,外形像鱼,体长可达30多米,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一类动物,头大,眼小,没有耳壳,前肢形成鳍,后肢完全退化,尾巴变成尾鳍,鼻孔在头的上部,用肺呼吸。俗称鲸鱼。
吞:1.不嚼或不细嚼而咽入:吞吐。吞咽。吞噬。狼吞虎咽。气吞山河。忍气吞声。2.兼并,侵占:吞没(mò)。吞并。吞蚀。吞占。
说到“蚕食鲸吞”,很多人会联想到逐渐侵蚀和迅速吞并的过程。比如历史上的列强侵略,往往先通过小规模试探(蚕食),待对方松懈后突然发动全面进攻(鲸吞)。这种策略既隐蔽又具有破坏性,像温水煮青蛙一样让人难以察觉危机。
有人可能会问:这个成语的核心是强调“快慢结合”吗?其实不然。蚕食和鲸吞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扩张方式——前者是缓慢渗透,后者是强势占领。比如某连锁品牌进入新市场,先开两家概念店测试反响(蚕食),获得数据后立即铺开百家门店(鲸吞),两种策略相辅相成。
现代职场中也能看到类似现象。某同事默默承担额外工作(蚕食),逐渐成为团队不可或缺的角色;而另一位在关键时刻主动请缨重大项目(鲸吞),快速建立影响力。两种路径没有优劣之分,关键要符合个人特质。我个人更欣赏蚕食式的成长,它像竹子生长般,前期扎根的积累终会迎来爆发式成长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个成语常被误用为完全负面的词汇。实际上在商业创新领域,循序渐进的蚕食可能比激进的鲸吞更稳妥。就像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车,并非一夜之间全面取代,而是从政策支持、充电桩建设等细节逐步推进。这种“化整为零”的智慧,往往能减少变革阻力。
最后联想到自然界的启示:春蚕吐丝时细密连绵,巨鲸捕食时雷霆万钧。两者看似截然不同,实则都在用最适合自身的方式达成目标。生活中的改变不也如此?找准节奏比盲目追求速度更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