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jīng
  • tūn
  • shé
  • shì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jīng tūn shé shì

成语解释: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。比喻侵吞兼并。

成语出处:清·鲁一同《秦论》:“秦人一出其师以挠山东,诸侯莫能支,鲸吞蛇噬,不及百年,天下席卷而入于秦矣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

繁体字形:鯨吞虵噬

英文翻译:Whale devours snake

鲸吞蛇噬的意思

鲸:哺乳动物,种类很多,生活在海洋中,胎生,外形像鱼,体长可达30多米,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一类动物,头大,眼小,没有耳壳,前肢形成鳍,后肢完全退化,尾巴变成尾鳍,鼻孔在头的上部,用肺呼吸。俗称鲸鱼。

吞:1.不嚼或不细嚼而咽入:吞吐。吞咽。吞噬。狼吞虎咽。气吞山河。忍气吞声。2.兼并,侵占:吞没(mò)。吞并。吞蚀。吞占。

蛇:[shé]爬行动物,身体圆而细长,有鳞,没有四肢。种类很多,有的有毒。吃青蛙等小动物,大蛇也能吞食大的兽类。[yí]见“逶蛇”。

噬:咬:吞噬。反噬。

成语评论

鲸吞蛇噬”这个词,乍一听像动物世界的生存法则。比如某电商平台通过资本优势迅速收购竞争对手,三年内市场份额从15%暴涨到65%,这算不算“鲸吞”?而某初创企业靠着低价策略慢慢啃食行业巨头的客户群,两年间用户量翻了三倍,这又算不算“蛇噬”?

有人可能会问:这跟“弱肉强食”有什么区别?其实“弱肉强食”侧重结果导向,而“鲸吞蛇噬”更强调过程特征——前者像自然法则,后者更像战术选择。就像海洋里座头鲸一口能吞下百万磷虾,而毒蛇捕猎时讲究伺机而动,两种生存智慧各有千秋。

工作中也常见类似现象。某部门新上任的经理大刀阔斧重组架构,三个月内合并了三个业务组,这颇有“鲸吞”的气势。另一个团队则通过每周改进一个小流程,半年下来效率提升了40%,这种渐进式改良倒真有“蛇噬”的精髓。有意思的是,这两种风格往往会在同一家公司并存,就像生态系统的捕食者与分解者各司其职。

个人觉得这个成语最妙的隐喻在于量级差异的共存。就像自然界既有庞然大物也有细小生灵,商业世界中既有横扫千军的并购案,也有润物无声的市场渗透。关键是要看清形势选择策略:当风口来临时不妨鲸吞万里,在红海市场里则需学会蛇噬的生存智慧。

最近注意到个有趣现象:某些直播平台先用9.9元包邮的日用品引流(蛇噬),积累百万用户后突然推出万元级珠宝专场(鲸吞)。这种组合拳打法,恰似成语描绘的两种形态在现实中的灵活运用。看来古人的智慧,放在数字时代依然闪耀着策略性的光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