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táng
  • dāng
  • yuá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táng bì dāng yuán

成语解释:螳臂:螳螂的前腿;当:阻挡;辕:借指车。比喻自不量力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,必然失败

成语出处: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第四卷:“势弱难敌,谓之螳臂当辕;人生易死,乃曰蜉蝣在世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自不量力

繁体字形:螳臂当辕

英文翻译:A praying arm serves as a shaft

螳臂当辕的意思

螳:螳螂:螳臂当车。

臂:[bì]胳膊:左臂。臂力。振臂高呼。[bei]见〖胳臂〗。

当:[dāng]1.担任:他当组长。2.承担:敢作敢当。3.主持:当家。4.相称:旗鼓相当(比喻实力相等)。5.应该:理当如此。6.介词。1.组成时间短语,表示事件发生的时间:当我到家时,他已经走了。正当大家吃饭的时候,他回来了。2.组成处所短语,表示事件发生的处所:当众出丑。当着大家的面把话讲清楚。7.阻挡:人民军队,锐不可当。8.拟声词。撞击金属器物的声音:丁丁当当。9.抵得上;等于:一以当十。[dàng]1.合适:处理得当。3.以为:我当你走了。4.当作:别把我当客人看待。5.指事情发生的(时间):当年。6.向当铺抵押实物借钱:把金表拿去当了。7.抵押在当铺里的实物:赎当。

辕:1.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:一匹马驾辕,一匹马拉套。2.指辕门,借指衙署:行辕。3.姓。

成语评论

说到“螳臂当辕”,很多人会联想到一只螳螂举起前腿试图阻挡马车的情景。这画面看似滑稽,但背后藏着什么深意呢?举个例子:老张明知公司要裁员,却坚持在会议上反对高层的决定,同事私下议论:“他这不就是螳臂当辕吗?”这里的问题来了:为什么用这个成语形容老张?

其实,“螳臂当辕”常被用来比喻不自量力的行为。比如战国时期,宋国大夫华元想用螳螂挡车的故事劝谏国君别以弱攻强。但换个角度看,这只螳螂的举动是否也有值得敬佩之处?就像有人坚持举报污染企业,哪怕力量悬殊——这种“明知不可为而为之”的勇气,或许正是成语的另一层隐喻。

有人可能会问:这和“鸡蛋碰石头”有什么区别?关键在于语境。“螳臂当辕”更强调主动挑战的姿态,比如新手程序员试图用个人代码对抗整个系统的漏洞,虽败犹荣;而“鸡蛋碰石头”更侧重被动受害的结果。这种细微差别,恰恰体现了汉语成语的丰富性。

个人认为,现代社会需要更多“聪明的螳螂”。比如环保志愿者在沙漠种树,最初可能像螳螂挡沙尘暴,但当千万人加入时,量变就引发质变。这启示我们:评估自身能力固然重要,但若永远因畏惧而退缩,社会又何来进步?

下次遇到类似场景时,不妨先思考:这件事是否值得投入?成功的可能性是否为零?就像那个坚持研发新能源电池的工程师,最初被嘲笑“螳臂当辕”,十年后却成了行业标杆。或许,某些看似荒谬的坚持,正是突破常规的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