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táng láng huáng què
成语解释:比喻目光短浅,只见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。“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”的略语。
成语出处: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四十三回:“打虎功思悬赏,杀人身被官拿,试看螳螂黄雀,劝君得意休夸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
繁体字形:螳蜋黄雀
英文翻译:short-sighted people
螳:螳螂:螳臂当车。
螂:见〔蟑螂〕、〔螳螂〕、〔蜣螂〕
黄:1.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。2.指黄金:黄货。黄白之物。3.指蛋黄:双黄蛋。4.象征腐化堕落,特指色情:扫黄。查禁黄书。5.(Huáng)指黄河:治黄。引黄工程。6.(Huáng)指黄帝,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:炎黄。7.姓。8.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:买卖黄了。
雀:[què]鸟类的一科。体形较小,喙圆锥状。有的善鸣叫。泛指小鸟。也特指麻雀。[qiǎo]义同“雀(què)”。用于“家雀儿”“雀盲眼(夜盲)”。[qiāo]〔雀子〕雀(què)斑。
“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”这个成语,大家可能听过,但具体怎么用?举个例子:小张为了升职拼命加班,熬夜做项目,结果同事小王默默观察他的疏漏,趁机提出更优方案,最终被领导表扬。这时候有人说:“哎呀,这不就是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嘛!”
核心问题来了:成语里的“螳螂”和“黄雀”到底代表什么?其实核心是“目光短浅”和“潜在风险”的关系。螳螂盯着眼前的蝉(利益),却忘了背后可能有更大的威胁(黄雀)。就像生活中有人为了赚快钱投资高风险项目,结果被市场波动套牢——只顾眼前,往往忽略全局。
换个场景看:某科技公司砸钱开发新功能想抢占市场,结果被竞争对手用更低价的基础服务挖走用户。这时候用这个成语形容再贴切不过——你以为在主动出击,其实可能成了别人的垫脚石。
个人觉得,这个成语的智慧在于“动态视角”。我见过不少创业者前期风风火火,却在供应链或法律合规上栽跟头。就像下棋,走一步想三步的人,往往比埋头冲锋的人走得更远。
再问个问题:如何避免成为“螳螂”?答案藏在成语的反面——保持警觉,留有余力。比如职场中努力表现的同时,多观察团队动向;投资时别All-in单一领域,分散风险。就像登山者不会只盯着山顶,还要留意脚下的碎石和天气变化。
最后分享个有趣现象:最近直播行业里,头部主播争流量,平台却悄悄调整算法扶持新人——你看,黄雀可能不是具体的人或事,而是环境本身的变化。学会跳出当前角色看问题,或许才是这个典故给现代人最实用的启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