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jiě
  • rén
  • ná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jiě rén nán dé

成语解释:比喻知己难得。

成语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谢安年少时,请阮光禄道《白马论》,为论以示谢,于时,谢不即解阮语,重相咨尽。阮乃叹曰:‘非但能言人不可得,正索解人亦不得。’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感叹

繁体字形:解人難得

英文翻译:Hard to understand

解人难得的意思

解:[jiě]1.分开:解剖。瓦解。难解难分。2.把束缚着或系着的东西打开:解扣儿。解衣服。3.解除:解职。解渴。解乏。4.解释:解说。解答。注解。5.了解;明白:令人不解。通俗易解。6.解手:大解。小解。7.代数方程式中未知数的值,例如x+16=0,x=-16,-16就是x+16=0这个方程的解。8.演算方程式;求方程式中未知数的值:解方程。[jiè]解送:押解。把犯人解到县里。[xiè]1.懂得;明白:解不开这个道理。2.旧时指杂技表演的各种技艺,特指骑在马上表演的技艺:跑马卖解。3.解池,湖名,在山西。4.姓。

人:1.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:男人。女人。人们。人类。2.每人;一般人:人手一册。人所共知。3.指成年人:长大成人。4.指某种人:工人。军人。主人。介绍人。5.别人:人云亦云。待人诚恳。6.指人的品质、性格或名誉:丢人。这个同志人很好。他人老实。7.指人的身体或意识:这两天人不大舒服。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。8.指人手、人才:人浮于事。我们这里正缺人。9.(Rén)姓。

难:[nán]1.不容易,做起来费事:难处。难度。难点。难关。难熬。难耐。难产。难堪。难题。难以。难于。困难。畏难。急人之难。2.不大可能办到,使人感到困难:难免。难为。难保。难怪。难倒(dǎo)。难道。难能可贵。3.不好:难听。难看。[nàn]1.灾祸,困苦:难民。灾难。遇难。逃难。殉难。患难。遭难。避难。排扰解难。2.仇怨:排难解纷。3.诘责,质问:发难。非难。责难。[nuó]古同“”。

得:[dé]1.得到(跟“失”相对):取得。得益。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。这件事办成了你也会得些好处。2.演算产生结果:二三得六。五减一得四。3.适合:得用。得体。4.得意:自得。5.完成:饭得了。衣服还没有做得。6.用于结束谈话的时候,表示同意或禁止:得,就这么办。得了,别说了。7.用于情况不如人意的时候,表示无可奈何:得,这一张又画坏了!8.助动词。用在别的动词前,表示许可(多见于法令和公文):这笔钱非经批准不得擅自动用。9.用在别的动词前,表示可能这样(多用于否定式):水渠昨天刚动手挖,没有三天不得完。[de]用在动词后面,表示动作已经完成(多见于早期白话):出得门来。[děi]1.助动词。需要:这个工程得三个月才能完。修这座水库得多少人力?2.“得”的否定是“无须”或“不用”,不说“不得”。3.助动词。表示揣测的必然:快下大雨了,要不快走,就得挨淋。4.舒服;满意:这个沙发坐着真得。

成语评论

解人难得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?简单来说,就是能真正理解你的人特别难遇到。比如你兴奋地和朋友分享新想法,对方却回一句“这有什么用”,这时候你大概会默默感叹:“果然解人难得啊!”

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?举个例子:小张最近迷上了手工木雕,每天下班后埋头研究。同事小李看到后说:“有这时间不如多加班赚点钱。”而另一个朋友小王却问:“你刻的这只鸟翅膀弧度真特别,有什么讲究吗?”——你看,前者只是用自己价值观下判断,后者才真正尝试理解对方的热爱。这种差异背后,往往藏着阅历、兴趣、思维方式的天然鸿沟。

历史上有个经典案例。宋代诗人苏轼半夜兴起去看江水,写下“小舟从此逝,江海寄余生”。当时很多人觉得他消极避世,只有知己黄庭坚读懂了其中的洒脱与哲思。这种跨越时空的理解,往往需要双方在精神层面产生共鸣,就像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,千年后依然令人唏嘘。

现代生活中,我们其实可以通过三个方法增加遇到“解人”的概率:首先主动表达具体感受,比如不说“最近好累”,而说“就像手机只剩20%电量那种疲惫”;其次培养多元兴趣,接触不同圈子的人;最重要的是保持开放心态——有时候别人不是不理解你,只是需要更多时间消化你的表达方式。

我个人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:越是快速发展的时代,“解人难得”的感慨反而越普遍。这或许是因为信息爆炸让人们更习惯碎片化交流,深度对话反而成了奢侈品。但换个角度看,现在我们有更多机会遇到志同道合的人,关键是要像大海捞针那样,既保持耐心,又懂得使用合适的“磁铁”。

下次觉得无人理解时,不妨试着当别人的“解人”。当你认真倾听邻居阿姨养花的烦恼,或是耐心看完孩子画的抽象涂鸦,说不定就在某个瞬间,你也成为了别人眼中的“难得之人”。理解这件事,有时候就像照镜子,你给出的姿态,往往决定了能收获怎样的回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