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nán dé hú tú
成语解释:指人在该装糊涂的时候难得糊涂
成语出处:林语堂《中国人之聪明》:“郑板桥曰:‘难得糊涂’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偏正式;作谓语;用于人
繁体字形:難得糊涂
英文翻译:where ignorance is bliss , ti 's folly to be wise
难:[nán]1.不容易,做起来费事:难处。难度。难点。难关。难熬。难耐。难产。难堪。难题。难以。难于。困难。畏难。急人之难。2.不大可能办到,使人感到困难:难免。难为。难保。难怪。难倒(dǎo)。难道。难能可贵。3.不好:难听。难看。[nàn]1.灾祸,困苦:难民。灾难。遇难。逃难。殉难。患难。遭难。避难。排扰解难。2.仇怨:排难解纷。3.诘责,质问:发难。非难。责难。[nuó]古同“傩”。
得:[dé]1.得到(跟“失”相对):取得。得益。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。这件事办成了你也会得些好处。2.演算产生结果:二三得六。五减一得四。3.适合:得用。得体。4.得意:自得。5.完成:饭得了。衣服还没有做得。6.用于结束谈话的时候,表示同意或禁止:得,就这么办。得了,别说了。7.用于情况不如人意的时候,表示无可奈何:得,这一张又画坏了!8.助动词。用在别的动词前,表示许可(多见于法令和公文):这笔钱非经批准不得擅自动用。9.用在别的动词前,表示可能这样(多用于否定式):水渠昨天刚动手挖,没有三天不得完。[de]用在动词后面,表示动作已经完成(多见于早期白话):出得门来。[děi]1.助动词。需要:这个工程得三个月才能完。修这座水库得多少人力?2.“得”的否定是“无须”或“不用”,不说“不得”。3.助动词。表示揣测的必然:快下大雨了,要不快走,就得挨淋。4.舒服;满意:这个沙发坐着真得。
糊:[hú]1.用黏性物把纸、布等粘起来或粘在别的器物上:糊信封。糊墙。糊顶棚。糊风筝。2.同“煳”。3.粥类食品。[hū]用较浓的糊状物涂抹缝子、窟窿或平面:用灰把墙缝糊上。往墙上糊了一层泥。[hù]样子像粥的食物:面糊。芝麻糊。辣椒糊。
涂:1.使油漆、颜色、脂粉、药物等附着在物体上:涂抹。涂饰。涂脂抹粉。涂上一层油。2.乱写或乱画;随意地写字或画画:涂鸦。信手涂上几笔。3.抹去:涂改。把写错的字涂掉。4.泥:涂炭。5.海涂的简称:涂田。滩涂。6.同“途”。7.姓。
“难得糊涂”这四个字,听起来像是劝人装傻,但背后藏着大智慧。比如朋友因为小事和你争论“奶茶到底该加几分糖”,你心里觉得没必要较真,于是摆摆手说:“你说得对,甜一点也挺好!”这时候,你就是把“难得糊涂”用在了化解矛盾上——计较对错反而伤感情,退一步却能维持轻松氛围。
有人可能会问:这不就是教人当“老好人”吗?其实不然。真正的“难得糊涂”是有选择地放下执念。比如工作中同事抢了功劳,你明知真相却选择暂时沉默,不是因为懦弱,而是把精力留到更关键的时机去争取。这种“糊涂”更像战略性的蓄力,而非无原则的妥协。
现代人常被各种信息轰炸,活得太过清醒反而容易焦虑。我有个程序员朋友,每次聚餐总忍不住纠正别人说的科技常识错误。后来他学着在非工作场合“糊涂”一点,发现人际关系反而更融洽了。这让我想到:就像手机需要省电模式,人的思维也需要适时切换状态。
这种智慧在生活中处处可见。菜场大妈多收了两块钱,你笑着提醒而不是争吵;孩子把墙画花了,你先夸创意再教规矩。这些时候的“糊涂”,本质上是把人际关系看得比眼前得失更重要。毕竟水至清则无鱼,留点弹性空间,往往能让事情往更好的方向发展。
下次遇到让人较劲的事,不妨试试郑板桥这句老话。它不是要我们变成真糊涂,而是提醒我们:有时候模糊的边界比清晰的棱角更能包容生活的复杂性。就像水墨画的留白,看似空无一物,实则让整幅作品有了呼吸的余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