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shì
  • èr
  • zhì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shì wú èr zhì

成语解释:二志:二心。立誓决不变心。形容意志坚定专一

成语出处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55回:“倘蒙矜厄之仁,退师三十里,寡君愿以国从,誓无二志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

繁体字形:誓無二志

英文翻译:No two vows

誓无二志的意思

誓:1.表示决心依照说的话实行;发誓:誓师。誓不甘休。誓为死难烈士报仇。2.表示决心的话:宣誓。起誓。发个誓。

无:[wú]1.没有(跟“有”相对):从无到有。无产阶级。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2.不:无论。无须。3.不论:事无大小,都有人负责。4.同“”。5.姓。[mó]见【南无】。

二:1.数目。一加一的和。2.序数:一穷二白。3.两样:不二价。

志:1.志向;志愿:立志。得志。志同道合。2.志气;意志:人穷志不短。3.姓。4.称轻重;量长短、多少:用秤志志。拿碗志一志。5.记:志喜。志哀。永志不忘。6.文字记录:杂志。县志。《三国志》。7.记号:标志。

成语评论

誓无二志”这个成语,乍一听有点文绉绉的,但它想表达的意思其实很直白:立下誓言后绝不改变志向,强调一个人坚定的决心。比如,有人问:“这个成语适合用在哪些场景?”其实生活中处处可见这样的例子——比如一位创业者面对困难时公开表态:“既然选择了这条路,我就誓无二志,一定要把产品做成功。”这句话既传递了信念,也给了团队信心。

再举个历史典故的例子。南宋名将岳飞背上刺着“精忠报国”,面对朝廷的猜忌和金人的诱惑,他始终坚守抗敌的信念。有人可能会问:“这和‘誓无二志’有什么关系?”其实,这种不为外界动摇、专注目标的状态,正是成语的精髓所在。相比之下,“坚持不懈”更多描述行动上的持续,而“誓无二志”更强调内心选择的不可动摇。

现代职场中,这个词也能找到影子。比如同事小张从销售转行做设计师,起初连软件都不会用,但他每天学习到深夜,拒绝其他高薪机会。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拼,他说:“既然选了这条路,就没想过回头。”这种“认准目标就死磕”的态度,不正是“誓无二志”的生动体现吗?

不过依我看,真正的“誓无二志”不一定要多么轰轰烈烈。楼下早点铺的王师傅,二十年如日凌晨三点起来磨豆浆,风雨无阻;邻居李阿姨照顾瘫痪丈夫十五年,从无怨言。这些平凡人用行动诠释:所谓坚定,未必是惊天动地的誓言,而是日复一日对初心的守护。

有人可能会困惑:“现在时代变化这么快,太执着会不会跟不上节奏?”其实关键要看执着的是什么。若把“誓无二志”理解为方法层面的固执,确实可能碰壁;但如果是价值观或人生方向的坚持,比如诚信待人、追求专业精进,这种核心层面的坚定反而能让人走得更远。就像河流中的礁石,任凭水流冲刷,根基始终稳固。

下次遇到需要表达坚定立场的场合,不妨试试这个成语。无论是工作中面对诱惑时的表态,还是安慰遇到挫折的朋友,用“誓无二志”既能展现决心,又比直白的“我绝不放弃”多了几分文化韵味。最重要的是,找到那个值得你“誓无二志”去坚持的事——它可能藏在每天早起的闹钟里,也可能躲在深夜加班的台灯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