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huà bù xū chuán
成语解释:谓传言不假,与实际相符。
成语出处:元·郑光祖《王粲登楼》第二折:“人说此人矜骄傲慢,果然话不虚传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口语
繁体字形:話不虚傳
英文翻译:that remark is true
话:1.说出来的能够表达思想的声音,或者把这种声音记录下来的文字:讲话。会话。土话。这两句话说得不妥当。2.说;谈:话别。话家常。茶话会。
不:[bù]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[fǒu]相当于“否”
虚:1.空;空虚:弹不虚发。乘虚而入。2.不符合真实情况:弄虚作假。3.不自满:谦虚。4.害怕;勇气不足:心虚。胆虚。5.副词。白白地:虚度。6.虚弱:气虚。体虚。7.指政治思想、方针、政策等方面的道理:务虚。8.星名。二十八宿之一。
传:[chuán]1.由一方交给另一方;由上代交给下代:流传。由前向后传。古代传下来的文化遗产。2.传授:师传。把自己的手艺传给人。3.传播:宣传。胜利的消息传遍全国。4.传导:传电。传热。5.表达:传神。传情。6.发出命令叫人来:传讯。把他传来。7.传染:这种病传人。8.姓。[zhuàn]叙述历史故事的作品(多用于小说名称):《水浒传》。《吕梁英雄传》。
提起“话不虚传”这个成语,很多人会想到“传言可信”的意思。比如朋友推荐说某家餐馆的牛肉面特别筋道,你亲自尝过后发现面条弹牙、汤汁浓郁,这时候就能感慨:“果然话不虚传!”这种体验就像拆开包装精美的礼物,发现内容物和描述完全一致时的惊喜感。
为什么大家愿意相信“话不虚传”?举个生活中的例子:小李的同事总说某条山间步道能看到云海,他半信半疑地去徒步,结果清晨真的见到云雾在脚下翻滚,仿佛置身仙境。这种“先怀疑后验证”的过程,恰恰印证了口碑的力量——当多数人说同一件事靠谱时,它大概率经得起考验。
我曾在古镇旅游时深有体会。导游手册写着“百年老茶馆保留着传统说书表演”,原本以为只是宣传噱头,结果刚走近就听到惊堂木“啪”的一声响,身着长衫的老先生正讲到“武松打虎”的精彩段落,满屋茶客喝彩连连。这种超越预期的真实感,让“话不虚传”不再是抽象概念,而是带着烟火气的生动画面。
现代社会信息爆炸,“话不虚传”还适用吗?其实现在探店博主的兴起就是最好例证。当十个美食博主中有八个都推荐同一家火锅店,食客们自然会觉得“这次应该不会踩雷”。不过要注意的是,真正的“不虚传”需要时间沉淀,就像老字号店铺往往比网红新店更有说服力。
个人认为,这个成语在当今更有现实意义。网络时代虽然充斥着虚假信息,但那些经得起推敲的内容反而像金子般珍贵。与其说我们在相信某句话,不如说是在相信背后那群说真话的人。下次听到别人推荐好书好电影时,或许可以少些质疑,多些期待——毕竟真诚的分享,永远值得被温柔相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