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guì jiàn gāo xià
成语解释:指人的社会地位高低不同。
成语出处:战国·楚·宋玉《风赋》:“夫风者,天地之气,溥畅而不至, 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较等
繁体字形:貴賤高下
英文翻译:High and low
贵:1.价格高;价值大(跟“贱”相对):绸缎比棉布贵。春雨贵如油。2.评价高;值得珍视或重视:宝贵。可贵。3.以某种情况为可贵:人贵有自知之明。锻炼身体,贵在坚持。4.地位优越(跟“贱”相对):贵族。贵妇人。达官贵人。5.敬辞,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:贵姓。贵国。高抬贵手。6.姓。
贱:1.价钱低:贱价出售。2.地位低下:卑贱。贫贱。3.卑鄙;下贱:贱货。贱骨头。4.谦辞。称有关自己的:贱躯。5.轻视;瞧不起:人皆贱之。
高:1.从下向上距离大;离地面远(跟“低”相对,2.同):高楼大厦。这里地势很高。3.高度:那棵树有五米高。书桌高八十厘米。4.三角形、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(顶点或平行线)的垂直距离。5.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:高速度。体温高。见解比别人高。6.等级在上的:高等。高年级。哥哥比我高一班。7.敬辞,称别人的事物:高见。高论。8.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:高锰酸钾。9.姓。
下:1.方位词。位置在低处的:下游。下部。山下。往下看。2.等次或品级低的:下等。下级。下策。下品。3.方位词。次序或时间在后的:下次。下半年。下不为例。4.向下面:下达。下行。5.方位词。表示属于一定范围、情况、条件等:名下。部下。在党的领导下。在这种情况下。6.表示当某个时间或时节:时下。节下。年下。7.用在数目字后面,表示方面或方位:两下都同意。往四下一看。8.姓。9.由高处到低处:下山。下楼。顺流而下。10.(雨、雪等)降落:下雨。下雪。下霜。11.发布;投递:下命令。下通知。下战书。12.去;到(处所):下乡。下车间。下馆子。13.退场:八一队的五号下,三号上。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右边的旁门下。14.放入:下种。下面条。下本钱。下网捞鱼。15.进行(棋类游艺或比赛):下围棋。咱们下两盘象棋吧!16.卸除;取下:下装。把敌人的枪下了。把窗户下下来。17.做出(言论、判断等):下结论。下批语。下定义。18.低于;少于:参加大会的不下三千人。19.用在“两、几”后面,表示本领、技能:他真有两下。就这么几下,你还要逞能?‖也说下子。20.表示由高处到低处:坐下。躺下。传下一道命令。21.表示有空间,能容纳:坐得下。这个剧场能容下上千人。这间屋子太小,睡不下六个人。22.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:打下基础。定下计策。准备下材料。
“贵贱高下”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?举个接地气的例子:老张在菜市场卖菜,总说“萝卜青菜各有所爱,咱不搞贵贱高下那一套”。你看,他用这句话反对用价格高低评判蔬菜价值,强调不同品类各有优势。这时候问题来了:为什么人们总想给事物分个三六九等?
试着观察职场场景。小刘刚入职时被分到“边缘部门”,同事私下议论“这岗位没什么发展空间”。但三年后,公司战略调整,小刘的部门突然成为核心团队——原先的“下等岗位”变成了“香饽饽”。这说明贵贱高下的判断往往带着时代局限,就像潮水涨落,今日的低洼地可能变成明天的黄金海岸。
判断标准本身可靠吗?看这个场景:博物馆里,明代青花瓷和陕北剪纸摆在一起展览。有人感叹“瓷器才是高雅艺术”,却忘了剪纸承载着千年民俗智慧。这就像用尺子量温度——工具选错了,结论自然失真。贵贱之分很多时候取决于观察角度,而非事物本质。
个人认为,现代社会更需要“动态眼光”。老家邻居王叔,曾经因为收废品被看作“底层工作”,现在他利用短视频科普垃圾分类,成了社区红人。这个故事让我想到:与其纠结现阶段的贵贱排序,不如关注事物转化升级的可能性。就像种子破土前,谁也不知道它能长多高。
最后看个反常识的例子:硅谷某科技公司刻意模糊职级体系,让清洁工和工程师共用休息区。结果跨部门创新提案增长40%——当人们放下贵贱预设,不同视角的碰撞反而产生化学反应。这或许提醒我们:差异本身不是问题,固化差异的思维才是真正的阻碍。
下次遇到贵贱之争时,不妨多问一句:这个判断经得起时间考验吗?有没有被忽略的隐藏价值?就像古人说的“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”,保持开放心态,才能看见更立体的世界图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