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shǎng fá bù dāng
成语解释:当:相称。奖赏与惩罚同功过不相当
成语出处:汉·贾谊《新书·过秦中》:“繁刑严诛,吏治刻深,赏罚不当,赋敛无度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
繁体字形:賞罰不當
英文翻译:Improper reward and punishment
赏:1.赏赐;奖赏:赏罚分明。2.赏赐或奖赏的东西:领赏。3.敬辞。用于请对方接受邀请或要求:赏光。赏脸。4.欣赏;观赏:鉴赏。雅俗共赏。5.对对方的才能或作品深感满意:赞赏。赏识。
罚:处罚:惩罚。责罚。赏罚分明。罚他喝酒。
不:[bù]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[fǒu]相当于“否”
当:[dāng]1.担任:他当组长。2.承担:敢作敢当。3.主持:当家。4.相称:旗鼓相当(比喻实力相等)。5.应该:理当如此。6.介词。1.组成时间短语,表示事件发生的时间:当我到家时,他已经走了。正当大家吃饭的时候,他回来了。2.组成处所短语,表示事件发生的处所:当众出丑。当着大家的面把话讲清楚。7.阻挡:人民军队,锐不可当。8.拟声词。撞击金属器物的声音:丁丁当当。9.抵得上;等于:一以当十。[dàng]1.合适:处理得当。3.以为:我当你走了。4.当作:别把我当客人看待。5.指事情发生的(时间):当年。6.向当铺抵押实物借钱:把金表拿去当了。7.抵押在当铺里的实物:赎当。
“赏罚不当”这个词,听起来像是电视剧里皇帝训斥大臣的台词,但它其实离生活很近。比如公司里的小王熬夜加班完成项目,老板却把奖金发给了整天摸鱼的老张——这种“干活的不如躺平的”情况,就是典型的赏罚不当。当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时,团队氛围往往会像漏气的皮球,逐渐瘪下去。
有人可能会问:为什么赏罚不当会引发这么大问题?这里藏着个心理学原理:公平感是人类的基本需求。就像小孩分糖果时,谁都不愿意自己的棒棒糖比别人的小。我曾亲眼见过某个创业团队,因为创始人总给亲戚开绿灯,三个核心技术骨干半年内全跳槽了。这种管理漏洞比资金短缺更容易摧毁团队。
换个生活化的场景:家长承诺孩子考进前十就买自行车,结果孩子真的考了第八名,家长却说“下次考进前三再说”。这种临时变卦的赏罚方式,不仅让孩子失去信任感,更可能养成“努力也没用”的消极心态。赏罚机制就像红绿灯,如果规则说变就变,整个交通系统都会瘫痪。
这里有个思考题:赏罚不当的反面是什么?不单是“赏罚分明”,更需要“赏罚有度”。就像施肥太多会烧根,惩罚过重会压垮人。明朝海瑞的故事就是个有趣案例:他严格到连公文格式错误都要处罚,结果衙门里人人自危,反而影响了正常办公。这说明管理智慧在于把握分寸,而不是单纯追求严厉。
现代职场中,我观察到个有趣现象。有些90后管理者开始尝试“即时反馈系统”,用小程序实时记录同事间的互助行为,月底自动换算成奖励积分。这种去中心化的赏罚机制,某种程度上规避了领导个人主观判断的偏差。当规则变得透明可视,就像给团队装了公平秤,每个人都能自己称量付出与收获。
说到底,赏罚不当的本质是价值标尺的倾斜。好的管理者要学会当“人形水平仪”,既要看见显性的成绩单,也要读懂隐性的努力值。就像农民既关心稻穗的饱满度,也在意秧苗的扎根深度。当我们开始用多维度的眼光衡量价值,那些藏在角落里的付出,终会遇见属于它们的光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