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gōng cāo jǐng jiù
成语解释:躬:亲自;井臼:汲水舂米。指亲自操持家务
成语出处:清·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上卷:“年二十余,始于归,躬操井臼,琴瑟甚调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亲为
繁体字形:躳撡井臼
英文翻译:Bow operated well mortar
躬:1.自身;亲自:躬逢。反躬自问。躬行实践。2.弯下(身子):躬身下拜。
操:1.抓在手里;拿:操刀。2.掌握;控制:操纵。稳操胜券。操生杀大权。3.做(事);从事:操作。操劳。重操旧业。4.用某种语言、方言说话:操英语。操吴语。5.操练:操演。出操。6.由一系列动作编排起来的体育活动:体操。早操。工间操。健美操。做几节操。7.品行;行为:操守。操行。8.姓。
井:1.从地面往下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,洞壁多砌上砖石:水井。一口井。双眼井。2.形状像井的东西:矿井。油井。竖井。探井。渗井。天井。3.古制八家为一井,后借指人口聚居的地方或乡里:乡井。市井。井邑。背井离乡。4.二十八宿之一。5.姓。6.形容整齐:井然。井井有条。
臼:1.舂米的器具,用石头制成,样子像盆:石臼。2.形状像臼的:臼齿。
“躬操井臼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,但它的意思其实很实在:亲自做打水、舂米之类的家务活。比如老张退休后,儿子劝他请个保姆,他却摆摆手说:“我这人闲不住,买菜做饭、打扫卫生都得自己来,躬操井臼反而活得踏实。”这种亲力亲为的态度,在现代快节奏生活中显得尤为珍贵。
为什么古人要强调“躬操井臼”?其实这和“知行合一”的道理相通。就像学做菜,光看菜谱不实操,永远掌握不了火候。朋友小美创业开餐馆,她每天凌晨四点亲自去市场挑菜,员工都说老板太拼。但她笑着说:“不躬操井臼,怎么摸得清食材的门道?”这种接地气的管理方式,让她的餐馆三年连开三家分店。
有人可能会问:现在有各种智能家电,还需要躬操井臼吗?我的体验是,适度保留手工劳作反而能收获意外惊喜。上周末我尝试手洗羊毛衫,发现不同水温对衣料的影响,这是在洗衣机说明书里学不到的。就像古人说的“纸上得来终觉浅”,身体的记忆有时候比理论知识更深刻。
职场中也能看到这个成语的现代版演绎。新媒体公司总监老王,坚持每周亲自回复用户留言。同事觉得这是实习生的工作,他却认为:“不躬操井臼,决策就容易飘在空中。”结果他们团队做出的内容总能精准戳中用户痛点,这种“接地气”的工作方式,或许就是他们保持行业竞争力的秘诀。
说到底,“躬操井臼”不是要我们回到刀耕火种的年代,而是提醒我们在追求效率的同时,别丢掉对生活细节的感知力。就像种植多肉植物的爱好者说的:“每天亲手浇水松土的过程,比看它开花更治愈。”这种参与感,或许正是快节奏时代里,我们对抗焦虑的一剂良方。
下次看到邻居大爷在小区花园翻土种菜,别急着说他老派。那些沾着泥土的手指间,或许正流淌着现代人最缺乏的生命力。毕竟在这个外卖能解决三餐的时代,偶尔躬操井臼,反而成了奢侈的享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