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jiǒng rán bù tóng
成语解释:迥然:差距很大的样子。大不相同;相差太远。形容彼此完全不同。
成语出处:宋 张戒《岁寒堂诗话》:“文章古今迥然不同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两者之间比较
繁体字形:逈然不同
英文翻译:be totally different
迥:1.远:迥远。2.差别大:他进步很快,前后迥若两人。
然:1.对;不错:不以为然。2.指示代词。如此;这样;那样:不尽然。知其然,不知其所以然。3.然而:此事虽小,然亦不可忽视。4.副词或形容词后缀:忽然。突然。显然。欣然。飘飘然。5.又同“燃”。
不:[bù]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[fǒu]相当于“否”
同:[tóng]1.相同;一样:同类。同岁。同工同酬。大同小异。条件不同。同是一双手,我为什么干不过他?2.跟…相同:同上。同前。“弍”同“二”。3.共同:一同。会同。陪同。4.一同;一齐(从事):同甘苦,共患难。我们俩同住一个宿舍。5.引进动作的对象,跟“跟”相同:有事同群众商量。6.引进比较的事物,跟“跟”相同:他同哥哥一样聪明。今年的气候同往年不一样。7.表示与某事有无联系,跟“跟”相同:他同这件事无关。8.表示替人做事,跟“给”相同:这封信我一直同你保存着。你别着急,我同你出个主意。9.表示联合关系,跟“和”相同:我同你一起去。10.姓。[tòng]见〖胡同〗。
“迥然不同”这个词听起来挺文雅,到底该怎么用呢?比如看到同一片天空下,有人喝着奶茶悠闲散步,有人拎着公文包狂奔赶地铁,这时候就能说:“这两幅生活图景真是迥然不同”。这种对比能瞬间让人感受到两种状态的巨大差异。
有人可能会问:“迥然不同和‘天差地别’有什么区别?”举个实际例子就明白了。当你说“这家川菜馆的麻婆豆腐和隔壁家的做法迥然不同”,强调的是制作手法、调味方式的本质区别;如果说“这家米其林餐厅和街边摊的卫生条件天差地别”,则更侧重程度上的巨大落差。
工作中也常用到这个成语。比如产品会上,设计师拿着两种方案说:“圆形按钮和方形按钮带来的用户体验迥然不同”。这里不只是形状差异,更暗示了操作习惯、视觉焦点等深层区别。有趣的是,有次我看到团队里两位程序员面对同一段代码,一个选择重构,另一个直接加补丁,这种思维方式的对比恰是“迥然不同”的生动写照。
最近在教小学生成语时发现个有趣现象。当让孩子们用“迥然不同”造句,有个孩子写道:“我家的橘猫和邻居的哈士奇迥然不同,一个整天睡觉,一个天天拆家”。这种具象化的对比,反而比教科书例句更容易让人记住成语的精髓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个成语特别适合用在需要强调本质差异的场合。比如在分析数据时,如果说“两组实验结果的波动范围迥然不同”,其实是在暗示背后可能存在不同的影响因素。个人认为,用好这个成语的关键,在于抓住对比事物间那种“骨子里的不一样”,而不仅仅是表面差异。
最后留个小思考:当你在超市看到有机蔬菜区和普通蔬菜区,会说它们的价格“迥然不同”还是“略有差异”?其实这里用哪个词,取决于价差是否超过50%。语言就像调色板,选对词语才能画出准确的画面。下次遇到有趣的反差场景,不妨试试用这个成语来描绘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