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dùn jì kōng mén
成语解释:见“遁入空门”。
成语出处:《天雨花》第五回:“逼得我,此一身,走投无路,因此上,来披剃,遁迹空门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出家为僧尼
繁体字形:遯跡空門
英文翻译:become a monk
遁:1.逃避;逃走:逃遁。宵遁。2.隐藏;消失:隐遁。遁迹。
迹:1.留下的印子;痕迹:足迹。血迹。笔迹。踪迹。2.前人遗留的事物(主要指建筑或器物):古迹。陈迹。事迹。史迹。3.形迹:迹近违抗(行动近乎违背、抗拒上级指示)。
空:[kōng]1.不包含什么,没有内容:空洞(a.没有内容的;b.物体内部的窟窿)。空泛。空话。空旷。空乏。空空如也。空前绝后。凭空(无根据)。真空(没有任何东西)。2.没有结果的,白白地:空跑了一趟。空口无凭。3.离开地面的,在地上面的地方:空军。空气。空投。空运。[kòng]1.使空,腾出来:空一个格。空出一间房来。2.闲着,没被利用的:空白。空地。空额。空房。空缺。3.亏欠:亏空。[kǒng]古同“孔”,洞。
门:1.房屋、车船或用围墙、篱笆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:前门。屋门。送货上门。2.装置在上述出入口,能开关的障碍物,多用木料或金属材料做成:铁门。栅栏门儿。两扇红漆大门。3.器物可以开关的部分:柜门儿。炉门儿。4.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:电门。闸门。球进门了。5.门径:窍门。打网球我也摸着点门儿了。6.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,现在指一般的家庭:张门王氏。长门长子。满门。双喜临门。7.宗教、学术思想上的派别:儒门。佛门。左道旁门。8.传统指称跟师傅有关的:拜门。同门。门徒。9.一般事物的分类:分门别类。五花八门。10.姓。
哎,你说这“遁迹空门”到底是个啥情况?说白了就是有人看破红尘,跑去寺庙当和尚尼姑了呗!比如老王家儿子,前几年创业失败欠了一屁股债,结果突然朋友圈发了个剃度照,配文“世间纷扰皆成空”——这就是典型的遁迹空门啊!不过话又说回来,这算逃避现实还是真正觉悟了?
咱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哈。你看电视剧里那些王爷被贬为庶民后,总爱说“本王从此青灯古佛为伴”。这可不光是剧情需要,实际上就是古人用“遁迹空门”来表达放下权力斗争的决心。不过你品,你细品,真能放下吗?隔壁李婶天天念佛经,可买菜砍价时比谁都凶,这说明啥?
有人要问了:现代社会还有人玩这套吗?别说,还真有!我去年去终南山采风,碰见个清华毕业的程序员在山里搭茅棚。他说:“代码写多了发现都是虚空,不如参禅打坐实在。”这算不算新时代的遁迹空门?要我说啊,这跟年轻人流行的“佛系”还真不太一样,人家可是动真格的。
不过话分两头说,遁迹空门这事儿吧,关键得看动机。就像张大爷退休后天天泡在棋牌室,美其名曰“远离俗世”,其实就图个清静。你看,同一个成语,放不同人身上味道就不一样了。所以说啊,语言这东西真是千人千面,得结合具体场景琢磨。
最后唠点实在的。遁迹空门虽说是传统文化里的概念,但搁现在照样有现实意义。比如我那个做自媒体的朋友,每个月总要关机两天去道观抄经。他说这叫“定期给心灵格式化”,你别说,回来写文案确实更有灵气了。所以说啊,适当抽离不等于逃避,有时候反而是为了更好地回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