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dùn jì cáng míng
成语解释:犹言隐居不出。
成语出处: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八九回:“功成辞赏,遁迹藏名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;指隐居
繁体字形:遯跡藏名
英文翻译:To hide one's name
遁:1.逃避;逃走:逃遁。宵遁。2.隐藏;消失:隐遁。遁迹。
迹:1.留下的印子;痕迹:足迹。血迹。笔迹。踪迹。2.前人遗留的事物(主要指建筑或器物):古迹。陈迹。事迹。史迹。3.形迹:迹近违抗(行动近乎违背、抗拒上级指示)。
藏:[cáng]1.隐蔽:躲藏。2.收存:藏书。[zàng]1.储放大量东西的地方:宝藏。2.佛教、道教经典的总称:道藏。3.西藏的简称:青藏公路。4.藏族。5.古又同“脏(zàng)”。
名:1.名字;名称:人名。书名。命名。报名。给他起个名儿。2.名字叫做:这位女英雄姓刘名胡兰。3.名义:你不该以出差为名,到处游山玩水。4.名声;名誉:出名。有名。世界闻名。5.出名的;有名声的:名医。名著。名画。名山。6.说出:莫名其妙。不可名状。7.占有:一文不名。不名一钱。8.a)用于人:三百多名工作人员。录取新生四十名。b)用于名次:第三名。9.姓。
哎哟,咱们今天来唠唠"遁迹藏名"这个成语。您要问啥是遁迹藏名?说白了就是故意隐藏行踪、埋没姓名嘛。举个栗子,明朝有个书生考了三次科举都没中,干脆跑到山里盖了间茅屋,日常就靠写诗画画过活——这可不就是典型的遁迹藏名?
不过您可能会嘀咕:现在都21世纪了,躲起来有啥意思?别说,前两年我老同学突然从朋友圈消失,后来才听说他跑云南种咖啡去了。要我说啊,这种主动"断网"的行为,可不就是现代版的遁迹藏名?就像突然从人生剧本里删掉自己的戏份,图个耳根清净。
但咱得掰扯清楚,遁迹藏名可不等于当缩头乌龟。您看陶渊明"采菊东篱下",人家是看透了官场黑暗才归隐。这种主动选择的生活方式,用现在的话说叫做"主动降噪"。就像我去年把手机调成勿扰模式去西藏徒步,嘿,那叫一个通透!
不过这事儿也有反面教材。记得有个电视剧里,贪官为了躲避追查整容改名,结果还是被抓了。所以说啊,真要想遁迹藏名,光改头换面可不够,得从里到外换活法。就像武侠小说里的扫地僧,看似普普通通,实则深藏不露。
说句掏心窝子的话,现在这世道想完全遁迹藏名确实难。到处都是摄像头,手机定位比狗鼻子还灵。但换个角度看,适当保留点神秘感反而成了稀缺资源。您看那些网红天天直播,反而没人记得住;倒是有个卖烧饼的大爷,从不说话也不露脸,结果成了网红——这算不算新时代的智慧?
最后唠个有意思的现象。以前人遁迹藏名要往深山老林跑,现在年轻人直接搞"数字隐居":注销社交账号、换老人机、住共享社区。要我说啊,甭管啥时代,人总得给自己留点喘气的空间。就像吃火锅得配凉茶,活得再热闹也得有冷处理的时候,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