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jīn wū zhī xuǎn
成语解释:谓被贵人选为妻室。
成语出处: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11卷:“只是小女貌丑,恐不足岂金屋之选,相烦好言达上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;用于女性
繁体字形:金屋之選
英文翻译:The golden house
金:1.俗称金子。金属元素,符号Au,原子序数79。赤黄色,有光泽,质软,延展性最强,化学性质稳定,易传热和导电。常用作合金、硬币、装饰品等。通称黄金。2.金属:五金。3.钱:现金。助学金。4.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:鸣金收兵。金鼓齐鸣。5.比喻尊贵、珍贵:金口玉言。6.像金子一样的颜色:金发(fà)。金灿灿。7.朝代名(1115—1234)。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。建都会宁(今黑龙江阿城南),后迁都中都(今北京)、开封。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。
屋:1.房子:房屋。屋顶。茅草屋。2.屋子:里屋。外屋。一间屋住四个人。3.(Wū)姓。
之:1.往:由京之沪。君将何之?2.人称代词。代替人或事物(限于做宾语):求之不得。取之不尽。操之过急。言之成理。取而代之。有过之无不及。反其道而行之。3.人称代词。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不觉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。4.指示代词。这;那:之二虫。之子于钓。5.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组成偏正词组。a)表示领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钟鼓之声。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。b)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:光荣之家。无价之宝。缓兵之计。千里之外。意料之中。十分之九。6.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取消它的独立性,使变成偏正结构:中国之大。战斗之激烈。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如因势利导,则如水之就下,极为自然。
选:1.被选中了的(人或物):入选。人选。2.挑选出来编在一起的作品:文选。诗选。民歌选。
“金屋之选”到底是什么意思?这个成语字面看像“造一座金屋子来收藏珍宝”,实际常用来比喻对人或事物的极度重视。比如职场中,老板对某位员工委以重任时会说:“这次项目交给你,可是金屋之选啊!”这里既表达了信任,也暗示了责任的分量。
有人问:这和“精挑细选”有什么区别?其实“金屋之选”更强调选择的珍贵性而非过程。比如父母给孩子选幼儿园,跑了十几家后感叹:“最后这家真是金屋之选,环境师资都完美!”这里的核心不仅是“选得仔细”,更是“选到心头宝”的满足感。
生活中,我们也会遇到“反向金屋之选”。比如朋友犹豫要不要买限量球鞋,你劝他:“别总想着金屋之选,穿着舒服更重要。”这时候成语变成了提醒:珍贵与否的标准应该由自己定义,而不是盲目追求他人眼中的“黄金屋”。
依我看,现代社会的“金屋之选”正在变味。人们把太多精力花在比较手机型号、学区房地段上,却忽略了最根本的需求。就像有人花三个月选窗帘颜色,结果入住后发现采光更重要。真正的“金屋”,或许不是物品本身,而是选择时的那份清醒与自洽。
下次面临重大抉择时,不妨先问自己:这个选择真需要“金屋”级别的慎重吗?还是说,它只是社会标准强加的焦虑?比如年轻人纠结考研还是工作,与其反复比较,不如相信无论选哪条路,只要用心经营,黄土也能变成金。
当看到邻居花大价钱送孩子上贵族幼儿园,我们可以理解这是他们的“金屋之选”;而自己选择让孩子在社区学校快乐成长,同样值得尊重。每个选择背后的价值判断,就像金屋的砖瓦,材质不同却各有光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