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jīn gé zhī shì
成语解释:金革:兵器和铠甲;世:时代。战乱的年月
成语出处:南朝·梁·庾信《为杞公让宗师骠骑表》:“当今玉烛调和,既非金革之世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;指战争年代
繁体字形:金革之丗
英文翻译:The golden age
金:1.俗称金子。金属元素,符号Au,原子序数79。赤黄色,有光泽,质软,延展性最强,化学性质稳定,易传热和导电。常用作合金、硬币、装饰品等。通称黄金。2.金属:五金。3.钱:现金。助学金。4.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:鸣金收兵。金鼓齐鸣。5.比喻尊贵、珍贵:金口玉言。6.像金子一样的颜色:金发(fà)。金灿灿。7.朝代名(1115—1234)。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。建都会宁(今黑龙江阿城南),后迁都中都(今北京)、开封。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。
革:[gé]1.去了毛并且加过工的兽皮:皮革。制革。2.(Gé)姓。3.改变:革新。变革。4.开除;撤除(职务):开革。革职。[jí](病)危急。
之:1.往:由京之沪。君将何之?2.人称代词。代替人或事物(限于做宾语):求之不得。取之不尽。操之过急。言之成理。取而代之。有过之无不及。反其道而行之。3.人称代词。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不觉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。4.指示代词。这;那:之二虫。之子于钓。5.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组成偏正词组。a)表示领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钟鼓之声。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。b)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:光荣之家。无价之宝。缓兵之计。千里之外。意料之中。十分之九。6.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取消它的独立性,使变成偏正结构:中国之大。战斗之激烈。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如因势利导,则如水之就下,极为自然。
世:1.时代:近世。当世。2.人的一生:一生一世。3.一代传一代的:世医。世交。4.指有世交关系的:世叔。5.一代一代父子相承而形成的辈分:第十五世孙。6.世界;社会:举世无双。公之于世。7.地质年代分期的第四级。如新生代第四纪分成更新世和全新世。
“金革之世”这个词,听起来像不像武侠小说里某个高手辈出的时代?其实它原本的意思更贴近“战乱频繁的岁月”。比如《三国演义》里诸侯混战的场景,士兵盔甲反光如金、兵器碰撞声似革鸣,这种动荡的生存环境就被称为金革之世。
有人可能会问:为什么非要用“金革”形容战争呢?这里藏着古人的智慧——金属象征兵器的锋利,皮革代表盔甲的防御,两个元素组合起来,既点明了战争的残酷性,又暗示了人类在冲突中不断升级的自我保护能力。就像春秋战国时期,战火连天的同时,冶铁技术和兵法谋略也在飞速发展。
现代生活中其实也有“金革之世”的缩影。比如互联网行业的激烈竞争,创业者们不断更新“武器库”,从APP界面到算法模型,这种没有硝烟的战场同样考验着参与者的生存智慧。不过我个人更欣赏将这种精神转化为正向动力,就像战国思想家在乱世中著书立说,今天的我们也能在压力下创造新价值。
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:小区里两家早餐店打价格战,馒头从五毛降到三毛,油条从两块变一块五。这种微型商战虽不及真实战场惨烈,但店家改良配方、延长营业时间的应对策略,不正是金革之世激发创新思维的现代演绎吗?可见竞争本身不是坏事,关键在于如何把握进取的尺度。
当年轻人抱怨“内卷严重”时,或许可以换个视角:每个时代都有专属的挑战。就像瓷器工匠在窑火中烧出青花,海员在风暴里练就胆识,当下社会的竞争压力未尝不能成为淬炼真金的熔炉。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在“金革碰撞”的声响中,听见自己内心真正渴望成长的声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