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bì kǒu cáng shé
成语解释:闭着嘴不说话。形容怕惹事而不轻易开口。
成语出处:五代 冯道《舌》诗:“口是祸之门,舌是斩身刀。闭口深藏舌,安身处处牢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联合式;作谓语;形容不敢开口说真话
繁体字形:閉口藏舌
英文翻译:Shut up
闭:1.关;合:闭门。闭目养神。把嘴闭上。2.堵塞不通:闭气。闭塞。3.结束;停止:闭会。闭经。4.姓。
口:1.嘴。2.出入通过的地方:门口。海口。3.特指港口。也特指长城的关口:转口。出口转内销。口外。古北口。4.行业;系统;专业方向:对口支援。文教口。专业不对口。5.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:碗口儿。瓶子口儿。6.指人口:户口。拖家带口。7.指口味:口重。8.破裂的地方:裂口。疮口。9.刀剑等的锋刃:刀卷口了。10.骡、马、驴等的年龄(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):这匹马六岁口。11.量词。用于人,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:三口人。一口猪。两口缸。
藏:[cáng]1.隐蔽:躲藏。2.收存:藏书。[zàng]1.储放大量东西的地方:宝藏。2.佛教、道教经典的总称:道藏。3.西藏的简称:青藏公路。4.藏族。5.古又同“脏(zàng)”。
舌:1.像舌头的东西:帽舌。火舌。2.铃或铎中的锤。
哎呦喂,这“闭口藏舌”可真是个有意思的成语!你比如说啊,公司开会时老张明明对方案有意见,但一看领导脸色不对,立马闭口藏舌假装记笔记——这操作,是不是像极了咱们平时“看破不说破”的日常?说白了,这成语就是教人该沉默时别急着冒头,对吧?
等等,有人可能要问了:“闭口藏舌不就是当哑巴吗?这也算智慧?” 嘿,这您就误会了!比如小区群里有人传邻居八卦,王婶本来知道内情,可她愣是闭口藏舌没掺和。结果第二天真相大白,人家反而夸她有分寸感。您瞧见没?关键时刻的沉默比乱说话更能守住人品,这道理够实在吧?
要我说啊,现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,能管住嘴才是真本事。就像上周我表弟在家族群看到长辈转发养生谣言,他硬是闭口藏舌没当场怼人,转头私聊发了科普链接。您猜怎么着?既没伤和气又把事办成了!所以说啊,会说话是能力,会闭嘴才是境界。
不过话又说回来,闭口藏舌可不是让咱当软柿子。比如同事总把脏活推给你,这时候要还闭口藏舌,那可就成了冤大头了不是?所以说该开口时得开口,该沉默时要沉默,这中间的度啊,就跟炒菜放盐似的——多了齁得慌,少了没滋味。
说到底,老祖宗留下这成语真是妙得很。它既不是教人唯唯诺诺,也不是让人故作高深,而是提醒咱们说话要看场合、看对象、看时机。就像打游戏得看地图选技能,生活里也得学会“见人说人话,见鬼不说话”的生存智慧嘛!
下次遇到那种“说了怕得罪人,不说又憋得慌”的情况,您不妨试试闭口藏舌这招。保不准就像我上周在超市排队,眼看有人插队,我故意咳嗽两声——嘿,那人自己就灰溜溜退回去了!您说这招儿,是不是比直接吵架高明多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