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qù qí wú rén
成语解释:阒:空。指空荡荡,没有一人。
成语出处:《周易 丰》:“窥其户,阒其无人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;指空荡
繁体字形:闃其無人
英文翻译:All was quiet and not a soul was to be seen.
阒:静寂,没有一点声音:阒无一人。
其:[qí]1.人称代词。他(她、它)的;他(她、它)们的:各得其所。自圆其说。2.人称代词。他(她、它);他(她、它)们:促其早日实现。不能任其自流。3.指示代词。那个;那样:查无其事。不厌其烦。4.指示代词。虚指:忘其所以。5.姓。6.表示揣测、反诘:岂其然乎?。其奈我何?7.表示请求或命令:子其勉之!8.词缀:极其。尤其。如其。[jī]用于人名,郦食其(LìYìjī),汉朝人。
无:[wú]1.没有(跟“有”相对):从无到有。无产阶级。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2.不:无论。无须。3.不论:事无大小,都有人负责。4.同“毋”。5.姓。[mó]见【南无】。
人:1.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:男人。女人。人们。人类。2.每人;一般人:人手一册。人所共知。3.指成年人:长大成人。4.指某种人:工人。军人。主人。介绍人。5.别人:人云亦云。待人诚恳。6.指人的品质、性格或名誉:丢人。这个同志人很好。他人老实。7.指人的身体或意识:这两天人不大舒服。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。8.指人手、人才:人浮于事。我们这里正缺人。9.(Rén)姓。
提起“阒其无人”这个成语,很多人可能觉得陌生。它出自《周易》,原指寂静得连个人影都没有,现在多用来形容环境冷清或场合无人问津的状态。比如深夜时分走进老城区的石板巷,两旁店铺紧闭,只有路灯投下摇晃的光晕,这种“路灯比行人更忙碌”的场景,就是“阒其无人”的生动写照。
有人会问:这个成语只能用来描述物理空间吗?其实不然。去年参加一场线下读书会,组织者准备了精美茶点,最终却只来了三位读者。主办方苦笑着说:“咱们这场面算不算思想界的‘阒其无人’?”这个幽默的化用说明,成语也能生动形容某些抽象领域的冷清状态。
在江南某古镇见过这样一幕:工作日的午后,褪色的戏台上还挂着去年的春联,观众席的竹椅积了层薄灰。穿堂风掠过空荡荡的天井时,带起一阵叮咚风铃声,仿佛在替无人欣赏的戏台唱着独角戏。这种带着岁月痕迹的寂静,比单纯的“没人”更多了层时光沉淀的况味。
可能你会疑惑:和“门可罗雀”有什么区别?前者侧重环境本身的寂静属性,后者强调由热闹转为冷清的过程。就像社区新开的奶茶店,开业时排长队(门庭若市),三个月后店员比顾客多(门可罗雀),而深山里的百年邮局从来就不需要排队(阒其无人)。
个人觉得这个成语特别适合描述某些现代场景。比如凌晨三点的共享办公空间,成排的电脑屏幕兀自闪烁,空气中飘着隔夜的咖啡香;或者疫情封控期间,突然安静下来的商业街,外卖机器人独自沿着斑马线滑行。这些画面都传递着数字化时代特有的孤独感——明明处处是科技痕迹,却不见人间烟火。
试着用它造个句子:“推开玻璃门,看到VR体验馆里整齐摆放的头显设备在自动待机,那种科技感十足的‘阒其无人’,竟让人想起博物馆里陈列的青铜器。”这种跨越时空的联想,或许正是汉语成语的魅力所在。
下次路过无人值守的智能便利店,或是看见自动贩卖机在雨夜里泛着冷光,不妨驻足感受片刻。这些现代社会的“阒其无人”,既在诉说技术进步的轨迹,也在提醒我们:越是在万物互联的时代,那些偶然遇见的静谧时刻,反而成了珍贵的记忆锚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