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háng
  • shā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gé háng rú gé shān

成语解释:指不是本行的人就不懂这一行业的门道。

成语出处:赵树理《李家庄的变迁》:“参谋长虽然是日本帝国大学毕业,可是隔行如隔山,和土匪们联络便不如小喜。”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指不同行业差别大

繁体字形:隔行如隔山

英文翻译:Every walk is like a mountain

隔行如隔山的意思

隔:1.遮断;隔开:隔成两间房。两村中间隔着一条河。2.间隔;距离:隔两周再去。相隔不远。

行:[háng]1.行列:双行。杨柳成行。2.排行:您行几?。我行三。3.行业:内行。同行。在行。懂行。改行。各行各业。干一行,爱一行。行行出状元。4.某些营业机构:商行。银行。车行。5.用于成行的东西:一行字。几行树。两行眼泪。[hàng]见〖树行子〗。[héng]见〖道行〗。[xíng]1.走:步行。人行道。日行千里。2.古代指路程:千里之行始于足下。3.指旅行或跟旅行有关的:行装。行程。行踪。西欧之行。4.流动性的;临时性的:行商。行营。5.流通;推行:行销。发行。风行。6.做;办:举行。执行。试行。行医。行不通。简便易行。行之有效。7.表示进行某项活动(多用于双音动词前):另行通知。即行查复。8.(旧读xìng)行为:品行。言行。罪行。兽行。9.可以:行,咱们就照这样办吧。算了,把事情说明白就行了。10.姓。

如:1.适合;依照:如意。如愿。如期。如数。2.如同:爱厂如家。十年如一日。如临大敌。3.及;比得上(只用于否定式,比较得失或高下):我不如他。百闻不如一见。与其那样,不如这样。4.用于比较,表示超过:光景一年强如一年。5.表示举例:唐朝有很多大诗人,如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等。6.到;往:如厕。7.姓。8.如果:如不及早准备,恐临时措手不及。9.古汉语形容词后缀,表示状态:空空如也。侃侃如也。

隔:1.遮断;隔开:隔成两间房。两村中间隔着一条河。2.间隔;距离:隔两周再去。相隔不远。

山:1.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:高山。山顶。2.像山的东西:冰山。3.蚕蔟:蚕上山了。4.山墙:房山。

成语评论

隔行如隔山”到底是什么意思?举个例子,一位外科医生和一位程序员聊天,医生提到“腹腔镜手术的穿刺器需要精准避开大网膜”,程序员一脸茫然地问:“这和代码里的‘避坑指南’有什么关系?”两人面面相觑,突然意识到彼此的行业术语就像两座大山,挡住了交流的去路。

为什么不同行业的人沟通这么难?想象一下,农民蹲在地头研究土壤湿度传感器,设计师捧着咖啡讨论用户界面交互逻辑——前者关注的是“根系吸水量”,后者纠结的是“按钮点击热区”。这种认知差异不是谁对谁错,而是长期深耕某个领域后形成的思维惯性。就像用方言聊天,词汇库里压根没有对方的“密码本”。

这种隔阂能打破吗?某次创业者大会上,养殖场老板和人工智能工程师的合作给了启发。老板抱怨“猪舍温度调控费电”,工程师立刻想到用物联网传感器+机器学习算法优化能耗。他们用“猪的舒适温度区间”替代专业术语,用“智能开关机策略”代替代码逻辑,最终开发出节电30%的养殖系统。你看,只要找到共同语言,山与山之间也能架起索道。

我曾在科技展看到退休教师学着用3D建模软件复原古建筑。她最初连“渲染”和“贴图”都分不清,但通过把飞檐翘角比作书法笔锋,把结构力学转化为榫卯工艺,三个月后竟做出了数字版黄鹤楼。这件事让我相信:行业的山并非不可逾越,关键是要有把陌生概念翻译成生活经验的耐心。

下次听到别人聊你不懂的领域,别急着说“听不懂”。试着问:“这个和做饭控制火候有点像吗?”或者“是不是像拼乐高需要先看说明书?”或许你会发现,山脚下的风景远比想象中丰富——毕竟所有的专业知识,最初都来自人类对生活的观察与提炼。

隔行如隔山的造句

  1. 造句 隔行如隔山,对做买卖我真是一窍不通.
  2. 造句 隔行如隔山,对炼器我是真不在行!还……
  3. 造句 何老板,我们隔行如隔山,这里没有你要找的商机,你还是不要枉费心思了!
  4. 造句 厉寨主,我们都是粗人,隔行如隔山,怕是不行。
  5. 造句 你就是摆明说人家说的不对,算了,隔行如隔山,懒得理你。
  6. 造句 蔡雯静还是没明白,隔行如隔山啊。
  7. 造句 来的时候,在车上我就说过,这里的任务本来更偏向‘异类对策组’,无奈被卷进来的是我们,隔行如隔山,这里发生什么我们也不懂的事很正常。
  8. 造句 项总也在一旁急得有些手足无措了,无论你在商界有多么的牛叉,自己的亲儿如今成这样子,项少堂都没辙,医与商,正所谓隔行如隔山。
  9. 造句 雁夜不很理解,像Edison教授这么广有名气的时尚摄影师,为何偏偏选择做隔行如隔山的电脑维修技术讲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