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qīng tiān bái rì
成语解释:指大白天。也比喻明显的事情或高洁的品德。
成语出处:唐 王建《寄分司张郎中》:“青天白日当头上,会有求闲不得时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联合式;作宾语、分句;指大白天
繁体字形:青天白日
英文翻译:fine day
青:1.黑色:青布。青线。2.绿色(多用于植物)或蓝色(用于天空):青草。青天。3.青草或没成熟的庄稼:踏青。看青。4.青年:老中青。5.青海的简称。
天:1.天空:顶天立地。太阳一出满天红。2.位置在顶部的;凌空架设的:天棚。天窗。天桥。3.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,有时专指白天:今天。过了冬至,天越来越长了。4.用于计算天数:每天。第二天。三天三夜。忙了一天,晚上早点儿休息吧。5.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:五更天。天儿还早呢。6.季节:春天。冷天。三伏天。黄梅天。7.天气:阴天。天晴。天冷了。8.天然的;天生的:天性。天资。天足。9.自然界:天灾。人定胜天。10.姓。
白:1.像霜或雪的颜色(跟“黑”相对)。2.光亮;明亮:东方发白。大天白日。3.清楚;明白;弄明白:真相大白。不白之冤。4.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的;空白:白卷。白饭。白开水。一穷二白。5.没有效果;徒然:白跑一趟。白费力气。6.无代价;无报偿:白吃。白给。白看戏。7.象征反动:白军。白区。8.指丧事:白事。9.用白眼珠看人,表示轻视或不满:白了他一眼。10.姓。11.(字音或字形)错误:写白字。把字念白了。12.说明;告诉;陈述:表白。辩白。告白。13.戏曲或歌剧中在唱词之外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:道白。独白。对白。14.指地方话:苏白。15.白话:文白杂糅。半文半白。
日:1.太阳:日出。日落。2.指日本:日圆。日语。3.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;白天(跟“夜”相对):日班。日场。日日夜夜。夜以继日。4.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;一昼夜;天:今日。明日。改日再谈。5.用于计算天数:十日。多日不见。6.每天;一天天:日记。日产量。日新月异。生产日有增加。经济日趋繁荣。7.泛指一段时间:往日。来日。昔日。8.特指某一天:假日。生日。国庆日。9.姓。
“青天白日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晴朗的天空和明亮的太阳,但实际使用时,它的含义可丰富多了。比如有人质疑:“这成语只能用来描述天气吗?”其实不然。举个例子,老张在村里丢了钱包,原本以为找不回来了,结果第二天有人主动送回,他感叹道:“青天白日下,还是好人多啊!”这里既描绘了当时的天气环境,又暗含了“事情明明白白、人心磊落”的深意。
再来看一个场景:公司会议上,小刘突然被领导点名表扬。会后同事打趣:“你这升职加薪简直是青天白日的事儿,大家都看在眼里呢!”这句话里的“青天白日”就不再单纯指自然现象,而是比喻“显而易见、不容置疑的事实”。这种用法突破了成语的原意,反而让表达更生动有趣。
或许有人会问:“现代社会还用得着这么文绉绉的成语吗?”我的亲身体验是,前阵子带孩子去科技馆,当全息投影展现出浩瀚星空时,五岁的儿子突然指着天花板喊:“妈妈你看!青天白日变成黑夜了!”童言无忌的改编让我意识到,传统文化元素只要用得恰当,反而能给现代生活增添诗意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个成语虽然自带光明属性,但使用时要注意语境。比如描述犯罪现场时说“青天白日发生这种事”,就会形成强烈反差,既突出事件的恶劣性质,又暗含“本不该发生”的潜台词。这种戏剧张力,正是汉语成语的妙处所在。
观察发现,现在年轻人更倾向于用“佛系”“躺平”等网络用语,但像“青天白日”这样的传统表达,只要结合具体情境巧妙运用,依然能在朋友圈文案、短视频脚本里焕发新生。就像给水墨画配上电子背景音乐,古典与现代的碰撞往往能擦出意想不到的火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