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miàn bù gǎi sè
成语解释:面:颜面;色:颜色。颜容不改变颜色。形容遇到危险时从容镇静;毫不畏惧的神态。
成语出处:元 秦简夫《赵礼让肥》第二折:“但凡拿住的人呵,见了俺丧胆亡魂。今朝拿住这厮,面不改色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褒义
繁体字形:靣不改色
英文翻译:keep a straight face
面:1.头的前部;脸:面孔。面带微笑。2.向着;朝着:背山面水。这所房子面南坐北。3.物体的表面,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:水面。地面。路面。圆桌面儿。面儿磨得很光。4.当面:面谈。面洽。面交。5.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:鞋面儿。这块布做里儿,那块布做面儿。6.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,有长有宽,没有厚。7.部位或方面:正面。反面。片面。全面。多面手。面面俱到。8.方位词后缀:上面。前面。外面。左面。西面。9.a)用于扁平的物件:一面镜子。两面旗子。b)用于会见的次数:见过一面。10.姓。11.粮食磨成的粉,特指小麦磨成的粉:白面。豆面。小米面。玉米面。高粱面。12.粉末:药面儿。胡椒面儿。13.面条:挂面。切面。汤面。一碗面。14.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:面倭瓜。煮的红薯很面。这个瓜是脆的,那个瓜是面的。
不:[bù]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[fǒu]相当于“否”
改:1.改变;更改:改口。改名。改朝换代。几年之间,家乡完全改了样子了。2.修改:改文章。这扇门太大,得往小里改一改。3.改正:改邪归正。有错误一定要改。4.姓。
色:[sè]1.颜色:红色。绿色。2.脸上的表情:喜形于色。色厉内荏。3.情景;景象:景色。荷塘月色。4.种类:各色货品。花色齐全。5.质量:成色。足色。6.情欲。7.妇女的美好容貌:姿色。色艺双绝。[shǎi]同“色(sè)”。用于一些口语词,如“落(lào)色”“捎(shào)色”等。
小明第一次上台演讲时,台下突然传来刺耳的麦克风啸叫声。他清了清嗓子继续讲道:"设备故障就像人生插曲,关键是..."说着顺手调整话筒角度,尖啸声戛然而止。整个过程他始终面带微笑,语速平稳得像是坐在自家客厅聊天。
有人问:遇到突发状况还能面不改色,是天生胆大吗?其实更多是后天训练的结果。就像消防员反复演练火场救援,大脑会形成应对突发事件的"快捷方式"。上周我亲眼看到快递小哥的电动车被剐蹭,他下车检查后只说:"人没事就好,咱们联系保险吧。"这种镇定源于职业积累的应变经验。
菜市场里最会砍价的大妈王婶有个绝招——报价时永远不露声色。有次摊主开价虚高,她眼皮都不抬:"这价格都能买两斤新鲜基围虾了。"摊主被噎得直挠头,最后以七折成交。这种日常生活中的"面不改色"策略,本质上是用稳定的情绪状态掌握主动权。
最近公司季度汇报时,新来的实习生小张遇到个有趣状况。投影仪突然蓝屏,他转身在白板上画起手绘图表,边画边解说:"原始数据就像未切割的钻石..."反而让枯燥的销售数据更生动。这让我想到,现代职场需要的"面不改色"不是故作镇定,而是保持思维灵活度,随时准备将意外转化成亮点。
急诊科李医生有句口头禅:"心跳加快留给健身房就行。"有次抢救现场监护仪警报大作,她边调整呼吸机参数边指导护士:"肾上腺素0.5mg静推,准备除颤器。"声音平稳得像是点外卖。这种专业素养告诉我们:真正的从容源于对自身能力的绝对信任。
小区棋牌室里,老赵头下象棋出了名的"扑克脸"。上周他舍车保帅那步棋,围观者都倒吸凉气,他却慢悠悠嘬了口茶:"钓鱼要舍得打窝子。"结果五步之后绝地反杀。这种战略层面的面不改色,揭示了一个有趣现象:当人把注意力放在最终目标而非当下得失时,自然就能保持平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