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tiǎn
  • miàn
  • xiāng
  • yíng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tiǎn miàn xiāng yíng

成语解释:靦面:面带愧色。带着羞愧的样子去迎人

成语出处: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27回:“那呆子放下钉耙,整整直裰,摆摆摇摇,充作个斯文气象,一直的靦面相迎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

繁体字形:靦面相迎

英文翻译:Meet shy

靦面相迎的意思

靦:同“”。

面:1.头的前部;脸:面孔。面带微笑。2.向着;朝着:背山面水。这所房子面南坐北。3.物体的表面,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:水面。地面。路面。圆桌面儿。面儿磨得很光。4.当面:面谈。面洽。面交。5.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:鞋面儿。这块布做里儿,那块布做面儿。6.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,有长有宽,没有厚。7.部位或方面:正面。反面。片面。全面。多面手。面面俱到。8.方位词后缀:上面。前面。外面。左面。西面。9.a)用于扁平的物件:一面镜子。两面旗子。b)用于会见的次数:见过一面。10.姓。11.粮食磨成的粉,特指小麦磨成的粉:白面。豆面。小米面。玉米面。高粱面。12.粉末:药面儿。胡椒面儿。13.面条:挂面。切面。汤面。一碗面。14.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:面倭瓜。煮的红薯很面。这个瓜是脆的,那个瓜是面的。

相:[xiāng]1.互相:相像。相识。相距太远。不相上下。2.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:实不相瞒。好言相劝。3.姓。4.亲自观看(是不是合心意):相亲。相中。[xiàng]1.相貌;外貌:长相。聪明相。可怜相。狼狈相。2.物体的外观:月相。金相。3.坐、立等的姿态:站有站相,坐有坐相。4.相位。5.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,如三相交流发电机有三个绕组,每个绕组叫做一相。6.相态。7.观察事物的外表,判断其优劣:相马。8.姓。9.辅助:吉人天相。10.宰相:丞相。11.某些国家的官名,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。12.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:傧相。

迎:1.迎接:欢迎。迎宾。迎新会。2.对着;冲(chòng)着:迎面。迎风。迎上去打招呼。

成语评论

靦面相迎”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,但它其实描述了一个特别生动的场景——当一个人带着害羞、不好意思的表情去迎接他人时,我们就可以用这个成语。比如下面这些例子:

例句1:小王第一次见客户时,紧张得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,只能靦面相迎地说了句“您、您好”,逗得对方噗嗤一笑。

这时候你可能会问:这和普通的“热情迎接”有什么区别?关键在于表情状态。“靦面相迎”自带画面感——那种想靠近又有点退缩、既期待又怕尴尬的矛盾感,可不是简单的“笑着打招呼”能替代的。

例句2:小美拿着自己烤焦的饼干站在邻居家门口,靦面相迎的样子就像做错事的孩子,结果邻居反而夸她“焦香款更特别”。

这种场景里藏着个有趣的心理现象:当我们表现出真实的不完美时,反而更容易拉近距离。就像有人说过:“笨拙的真诚比熟练的套路更动人。”这或许就是“靦面相迎”在人际关系中的独特价值。

例句3:公司年会上,新来的实习生靦面相迎地给领导递话筒,没想到领导拍拍他肩膀说:“别紧张,我二十年前也是这样。”

有人可能会疑惑:现在大家都习惯用表情包交流了,这种传统成语还有必要学吗?其实越是快节奏的时代,精准的表情达意越珍贵。就像手机拍照再方便,手写贺卡的温度永远无法替代。

最后分享个小发现:仔细观察会发现,生活中最温暖的相遇,往往都带着点“靦面相迎”的笨拙感。下次遇到类似场景时,与其急着掩饰紧张,不如坦然接受这种可爱的真实——毕竟,完美无缺的迎接,有时候反而显得像排练过的话剧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