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miàn
  • miàn
  • xiāng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miàn miàn xiāng dǔ

成语解释:同“面面相觑”。

成语出处:《清平山堂语本·快嘴李翠莲记》:“诸亲九眷面面相睹,无不失惊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惊慌的表情

繁体字形:靣靣相覩

英文翻译:face to face

面面相睹的意思

面:1.头的前部;脸:面孔。面带微笑。2.向着;朝着:背山面水。这所房子面南坐北。3.物体的表面,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:水面。地面。路面。圆桌面儿。面儿磨得很光。4.当面:面谈。面洽。面交。5.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:鞋面儿。这块布做里儿,那块布做面儿。6.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,有长有宽,没有厚。7.部位或方面:正面。反面。片面。全面。多面手。面面俱到。8.方位词后缀:上面。前面。外面。左面。西面。9.a)用于扁平的物件:一面镜子。两面旗子。b)用于会见的次数:见过一面。10.姓。11.粮食磨成的粉,特指小麦磨成的粉:白面。豆面。小米面。玉米面。高粱面。12.粉末:药面儿。胡椒面儿。13.面条:挂面。切面。汤面。一碗面。14.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:面倭瓜。煮的红薯很面。这个瓜是脆的,那个瓜是面的。

面:1.头的前部;脸:面孔。面带微笑。2.向着;朝着:背山面水。这所房子面南坐北。3.物体的表面,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:水面。地面。路面。圆桌面儿。面儿磨得很光。4.当面:面谈。面洽。面交。5.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:鞋面儿。这块布做里儿,那块布做面儿。6.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,有长有宽,没有厚。7.部位或方面:正面。反面。片面。全面。多面手。面面俱到。8.方位词后缀:上面。前面。外面。左面。西面。9.a)用于扁平的物件:一面镜子。两面旗子。b)用于会见的次数:见过一面。10.姓。11.粮食磨成的粉,特指小麦磨成的粉:白面。豆面。小米面。玉米面。高粱面。12.粉末:药面儿。胡椒面儿。13.面条:挂面。切面。汤面。一碗面。14.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:面倭瓜。煮的红薯很面。这个瓜是脆的,那个瓜是面的。

相:[xiāng]1.互相:相像。相识。相距太远。不相上下。2.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:实不相瞒。好言相劝。3.姓。4.亲自观看(是不是合心意):相亲。相中。[xiàng]1.相貌;外貌:长相。聪明相。可怜相。狼狈相。2.物体的外观:月相。金相。3.坐、立等的姿态:站有站相,坐有坐相。4.相位。5.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,如三相交流发电机有三个绕组,每个绕组叫做一相。6.相态。7.观察事物的外表,判断其优劣:相马。8.姓。9.辅助:吉人天相。10.宰相:丞相。11.某些国家的官名,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。12.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:傧相。

睹:看见:耳闻目睹。有目共睹。熟视无睹。睹物思人。

成语评论

“面面相觑”这个成语,到底怎么用才贴切?举个例子:公司年会上,领导突然宣布全员降薪,会议室里瞬间鸦雀无声,所有人都面面相觑,有人低头搓手,有人用余光偷瞄同事,却没人敢第一个开口。这种场景里,成语既描写了动作,又暗示了群体性的心理压力。

有人可能会问:为什么人们遇到突发状况时会有这种反应?其实这暴露了人性中的有趣矛盾——在集体环境中,我们既渴望抱团取暖,又担心成为出头鸟。就像地铁突然急刹车时,乘客们会下意识地环顾四周,通过他人的表情确认危险等级,这种非语言沟通往往比直接询问更高效。

再看生活化的例子:小区业主群里有人曝光物业违规,聊天窗口突然安静,邻居们面面相觑的沉默仿佛能穿透手机屏幕。这种数字化时代的“面面相觑”演变出新的形态,人们不再需要物理对视,却依然保留着观望和迟疑的本能反应。

个人认为,这个成语在当代社会有了更丰富的解读空间。当团队遇到技术故障时,程序员们盯着各自屏幕面面相觑的模样,既是对传统肢体语言的延续,也映射出现代人面对复杂系统时的普遍焦虑。有趣的是,这种状态往往成为突破困局的起点——当眼神交汇积累到某个临界点,总会有人率先打破沉默。

或许我们应该重新认识“面面相觑”的价值。它不单是尴尬或无助的代名词,更像群体智慧的待机状态。就像山火突发时,消防队员们在指挥车前的短暂沉默,那几秒钟的面面相觑里,其实正在快速整合信息、评估风险、酝酿行动方案。有时候,适时的集体停顿反而能催生更稳妥的解决方案。

下次遇到需要团队决策的场合,不妨留意那些面面相觑的瞬间。这些时刻如同交响乐团的休止符,表面静止却暗藏力量。毕竟人类社会的运转,不仅需要明确的言语交流,更需要这些充满张力的无声对话来平衡节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