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shùn
  • zhě
  • tiān
  • zhě
  • xiōng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shùn dé zhě jí,nì tiān zhě xiōng

成语解释:顺:依顺;吉:吉利;逆:违逆;凶:不幸。符合道德的就可得到吉利,违背天意的必定遭受灾祸

成语出处:元·杨梓《豫让吞炭》第四折:“你道顺德者吉,逆天者凶,我怎肯二意三心,背义忘恩,有始无终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处世等

繁体字形:順惪者吉,逆天者凶

英文翻译:Those who follow virtue are lucky and those who oppose heaven are fierce

顺德者吉,逆天者凶的意思

顺:1.向着同一个方向(跟“逆”相对):顺风。顺流而下。2.依着自然情势(移动);沿(着):顺大道走。水顺着山沟流。3.使方向一致;使有条理次序:把船顺过来,一只一只地靠岸停下。这篇文章还得顺一顺。4.趁便;顺便:顺手关门。顺嘴说了出来。5.适合;如意:顺心。顺眼。不顺他的意。6.顺利:顺遂。这些年一直很顺。7.依次:顺延。8.顺从:归顺。百依百顺。9.姓。

德:1.道德,品行;特指好的品行:德育。美德。德才兼备。2.心意;志向:同心同德。离心离德。3.恩惠;好处:感恩戴德。4.德国的简称。

者:1.用在形容词、动词或形容词性词组、动词性词组后面,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:强者。老者。作者。读者。胜利者。未渡者。卖柑者。符合标准者。2.用在某某工作、某某主义后面,表示从事某项工作或信仰某个主义的人:文艺工作者。共产主义者。3.用在“二、三”等数词和“前、后”等方位词后面,指上文所说的事物:前者。后者。二者必居其一。两者缺一不可。4.用在词、词组、分句后面表示停顿:风者,空气流动而成。5.用在句尾表示希望或命令的语气(多见于早期白话):路上小心在意者!6.姓。7.指示代词。义同“”(多见于早期白话):者番。者边。

吉:1.吉利;吉祥。与“凶”相对:逢凶化吉。2.吉林的简称。

逆:1.方向相反。与“顺”相对:逆风。逆流。2.抵触;不顺从:逆耳。逆子。3.背叛;背叛者:叛逆。逆产。4.迎接:逆旅(旅馆)。5.事先:逆知。逆料。

天:1.天空:顶天立地。太阳一出满天红。2.位置在顶部的;凌空架设的:天棚。天窗。天桥。3.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,有时专指白天:今天。过了冬至,天越来越长了。4.用于计算天数:每天。第二天。三天三夜。忙了一天,晚上早点儿休息吧。5.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:五更天。天儿还早呢。6.季节:春天。冷天。三伏天。黄梅天。7.天气:阴天。天晴。天冷了。8.天然的;天生的:天性。天资。天足。9.自然界:天灾。人定胜天。10.姓。

者:1.用在形容词、动词或形容词性词组、动词性词组后面,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:强者。老者。作者。读者。胜利者。未渡者。卖柑者。符合标准者。2.用在某某工作、某某主义后面,表示从事某项工作或信仰某个主义的人:文艺工作者。共产主义者。3.用在“二、三”等数词和“前、后”等方位词后面,指上文所说的事物:前者。后者。二者必居其一。两者缺一不可。4.用在词、词组、分句后面表示停顿:风者,空气流动而成。5.用在句尾表示希望或命令的语气(多见于早期白话):路上小心在意者!6.姓。7.指示代词。义同“”(多见于早期白话):者番。者边。

凶:1.恶;残暴:凶狠。穷凶极恶。2.伤害人的行为:行凶。3.厉害:来势很凶。闹得太凶了。4.不幸;不吉利。与“吉”相对:凶多吉少。5.指收成很坏;闹饥荒:凶年。

成语评论

顺德者吉,逆天者凶”这句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顺应规律的人会顺利,违背自然的人会遭殃”。听起来有点玄乎,但放到生活中其实很好理解。比如你种庄稼,如果非要冬天撒种子、夏天收稻子,结果肯定颗粒无收——这就叫“逆天者凶”。反过来,按照季节播种施肥,收获自然水到渠成,这就是“顺德者吉”。

问:这成语只是说种地吗?当然不是!比如职场中,一个团队明明需要合作,有人却非要搞“个人英雄主义”,结果项目黄了,同事关系也闹僵——这就是“逆天者凶”。而主动适应团队节奏、发挥自身优势的人,反而更容易被认可。

有人可能觉得“顺应”等于没主见。其实不然。就像划船时顺流而下,看似是被水流推着走,实际上需要不断调整船桨角度才能保持平衡。真正的顺应,是用智慧找到发力点和节奏。比如创业者发现市场趋势转向环保产品,及时调整业务方向,既避免了硬刚竞争,又抓住了新机遇。

问:难道所有事都要顺应吗?关键要看“天”指什么。如果“天”代表客观规律,比如物理法则、社会发展趋势,那确实需要尊重;但如果是陈旧的观念或错误规则,比如性别歧视或职场PUA,这时候“逆天”反而可能创造新价值。就像哥白尼提出日心说,当时看似“逆天”,实则推动了科学进步。

个人觉得,这个成语更像一种动态平衡的智慧。就像冲浪者不会和巨浪正面硬拼,而是借力完成高难度动作。生活中那些活得从容的人,往往不是最固执的,也不是最随波逐流的,而是懂得在关键节点上“顺势而为”,在必要时刻“破局创新”。

下次遇到难题时,不妨先观察:这件事背后是否有不可逆的规律?我的坚持是源于理性判断,还是单纯的情绪对抗?或许答案就藏在“顺”与“逆”的微妙分寸之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