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hán
  • jiāo
  • qiē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jī hán jiāo qiē

成语解释: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。形容无衣无食,生活极其贫困。

成语出处:宋·王谠《唐语林》第一卷:“上谓曰:‘汝何为作贼?’对曰:‘饥寒交切,所以为盗。’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形容生活极端贫困

繁体字形:饑寒交切

英文翻译:Cold and hunger

饥寒交切的意思

饥:1.饿:饥餐渴饮。如饥似渴。2.农作物歉收或没有收成:连年大饥。

寒:1.冷(跟“暑”相对):寒冬。寒风。天寒地冻。受了一点寒。2.害怕;畏惧:心寒。胆寒。3.穷困:贫寒。4.姓。

交:1.把事物转移给有关方面:交活。交税。交公粮。把任务交给我们这个组吧。2.到(某一时辰或季节):交子时。明天就交冬至了。交九的天气。3.连接;交叉:交界。两直线交于一点。4.相连接的时间或地方:春夏之交。太行山在河北、山西两省之交。5.结交;交往:交朋友。建交。6.友谊;交情:绝交。一面之交。7.(人)性交;(动植物)交配:交媾。杂交。8.互相:交换。交流。交易。交谈。9.一齐;同时(发生):交加。交迫。交集。10.姓。11.同“”(jiāo)。

切:[qiē]1.用刀把物品分成若干部分:切西瓜。把肉切成丝儿。切断敌军退路。2.直线与圆、直线与球、圆与圆、平面与球或球与球只有一个交点时叫做切。[qiè]1.合;符合:文章切题。说话不切实际。2.贴近;亲近:切身。亲切。3.急切;殷切:迫切。恳切。回国心切。4.切实;务必:切记。切忌。切不可骄傲。5.用在反切后头,表示前两字是注音用的反切。如“塑,桑故切”。见〖反切〗。6.姓。

成语评论

饥寒交切这个成语到底该怎么用呢?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吧。比如古代故事中,逃荒的流民衣衫褴褛走在雪地里,怀里抱着发烧的孩子,这时说他们正经历着"饥寒交切的困境",画面感是不是就出来了?再比如现代纪录片里,建筑工人蜷缩在漏风的工棚啃冷馒头,用"饥寒交切的工作环境"来形容,既真实又不夸张。

有人可能会问:这个成语只能描述物质匮乏吗?其实不然。我曾见过创业者连续三天吃泡面改方案,办公室暖气坏了还坚持工作,朋友开玩笑说他们这是"知识分子的饥寒交切"。你看,当精神追求与物质条件产生强烈反差时,这个成语就有了新的诠释空间。

现代社会中,真正面临饥寒威胁的人确实变少了,但那些在寒冬深夜执勤的环卫工、奔波送餐的外卖骑手,他们的工作状态何尝不是某种程度的"饥寒交切"?这让我想到,成语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的解读——既要看到社会进步带来的物质改善,也要关注特定群体的真实处境。

有个有趣的现象:老一辈说起饥寒交切总会眼眶湿润,年轻人却常用它调侃加班场景。这种语义的微妙变化,恰恰反映出时代变迁。但无论如何使用,这个成语始终提醒着我们:温暖与饱足不是理所当然,每个为生活努力的人都值得被看见。

最近看新闻,有个志愿者团队在极寒天气为流浪者送棉被和热食。记者采访时,负责人说了句:"对抗饥寒交切,有时候只需要多问一句'需要帮助吗'。"这句话让我深受触动——成语不仅是语言符号,更可以成为关怀他人的行动指南。

下次遇到需要帮助的人,或许我们可以先放下成语词典,递上一杯热水。语言的力量终究要落到实际行动,这才是对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承。毕竟,消除现实中的饥寒交切,比掌握成语用法更重要得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