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è hǔ tūn yáng
成语解释: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。比喻迅猛贪婪
成语出处:《清平山堂话本 五戒禅师私红莲记》:“一个初侵女色,由如饿虎吞羊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主谓式;作谓语;形容迅速凶猛贪婪
繁体字形:餓虎吞羊
英文翻译:suddenly and swiftly
饿:1.肚子空,想吃东西(跟“饱”相对):饥饿。饿虎扑食。肚子很饿。2.使挨饿:牲口多拉几趟不要紧,可别饿着它。
虎:1.哺乳动物,头大而圆,毛黄色,有黑色横纹。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,性凶猛,力气大,善游泳,不善爬树,夜里出来捕食鸟兽。通称老虎。2.比喻勇猛威武:虎将。虎虎有生气。3.露出凶相:虎起脸。4.姓。5.同“唬”。
吞:1.不嚼或不细嚼而咽入:吞吐。吞咽。吞噬。狼吞虎咽。气吞山河。忍气吞声。2.兼并,侵占:吞没(mò)。吞并。吞蚀。吞占。
羊:[yáng]1.哺乳动物,反刍类,一般头上有一对角,品种很多:绵羊。黄羊。羚羊。羊羔。羊毫。羊肠线。羊肠小道。2.姓。[xiáng]古同“祥”,吉祥。
哎哟,这个“饿虎吞羊”的成语,乍一听挺吓人的,但你别说,它背后还真有点意思!比如有人问:“这成语到底想说啥?老虎饿了吃羊,不是自然规律吗?”嘿嘿,这问题问到点子上了!其实啊,它说的可不只是动物界的弱肉强食,更多是用来形容人做事“下手狠、不留余地”——就像饿急了的老虎扑羊,压根不考虑对方有没有退路。
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吧:职场里要是有个同事为了升职,把别人的功劳全揽自己头上,还踩着别人往上爬,大伙儿八成会在背后嘀咕:“这家伙简直是饿虎吞羊,吃相太难看了!”你品,这味儿是不是立马出来了?说白了,这成语就是在提醒咱,做事别光顾着自己痛快,得留点余地。
不过话说回来,饿虎吞羊就一定是坏事吗?我倒是觉得得分场合。比如商战里头,要是遇到恶意竞争的对手,老板一拍桌子:“咱这次就得拿出饿虎吞羊的劲儿,把市场份额抢回来!”这时候反而成了破釜沉舟的决心。所以说啊,成语用得好不好,关键得看场景和动机——就跟做菜似的,火候对了才香!
再扯点历史典故。宋朝那会儿的《水浒传》里,武松打虎前就碰见过饿虎下山伤人的场景。当时的老百姓看到老虎扑羊,心里想的可不只是猛兽捕猎,更多是感慨“世道艰难,弱者难存”。放到现在看,这成语其实也在暗戳戳提醒咱们:别光埋头干活,得随时注意周围有没有“饿虎”在虎视眈眈。
要我说啊,现代社会里的“饿虎吞羊”更像把双刃剑。有人用它形容雷厉风行的执行力,也有人觉得这是不择手段的代名词。就拿创业圈来说吧,前两年有个互联网公司三个月吞并三家竞争对手,同行都说他们是“饿虎式扩张”。但人家老板倒挺实在:“市场就这么大,动作不快点儿,饿肚子的可就是自家团队咯!”这话听着糙,理儿倒是不糙。
最后唠叨句个人看法:饿虎吞羊这事儿吧,关键得守住底线。咱可以学老虎的果断,但不能真变成见利忘义的野兽。老祖宗留下这成语,估计也是想告诉后人——竞争再激烈,也得给良心留块地儿,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