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shǒu wěi shòu dí
成语解释:首尾:前后。前后受到敌人的夹攻
成语出处:《周书·文帝纪》:“今逼以上命,悉令赴关,悦蹑其后,欢邀其前,首尾受敌,其势危矣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战争状态
繁体字形:首尾受敵
英文翻译:Head and tail attacked
首:1.头:昂首阔步。2.领袖;领导人:元首。首长。3.最先;开始:首创。4.第一;最高:首要。首席代表。5.告发:自首。出首。6.量词。用于诗歌、歌曲等:一首诗。民歌百首。
尾:[wěi]1.尾巴。2.事物的末端:队尾。尾声。3.跟在后面:尾随。4.主要部分以外的部分;尚未了结的事情:尾数。扫尾工作。5.量词。用于鱼:一尾鱼。6.星名。二十八宿之一。[yǐ]1.马尾(wěi)上的长毛:马尾罗。2.蟋蟀等尾(wěi)部的针状物:三尾儿。
受:1.接受:受贿。受教育。受到帮助。2.遭受:受灾。受批评。受委屈。3.忍受;禁受:受不了。受得住。4.适合:受吃(吃着有味)。受看(看着舒服)。受听(听着入耳)。
敌:1.有利害冲突不能相容的:敌人。敌军。2.敌人:仇敌。残敌。分清敌我。3.对抗;抵挡:所向无敌。寡不敌众。4.(力量)相等的:匹敌。势均力敌。
“首尾受敌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头和尾同时被攻击,常用来形容人陷入前后夹击的困境。比如,小王刚接手一个新项目,客户要求三天内交付成果,结果团队核心成员突然请假,而他自己的老项目又到了验收阶段。这时候他感慨:“真是首尾受敌,恨不得能分身!”
有人问:成语里的“首尾”具体指什么?其实“首”和“尾”可以理解为同一件事物的两端,比如时间上的开头和结尾(如项目初期和收尾阶段),或者空间上的前后位置(如战场前线与后方补给线)。比如疫情期间,许多实体店既要应对线下客流减少,又要和电商平台抢流量,这种两头受压的状态就是典型的“首尾受敌”。
我曾遇到一位创业者分享经历:公司扩张时,既要解决技术团队的研发瓶颈,又要安抚投资人对盈利周期的质疑。他说:“当时就像同时被两拨人拽着胳膊往前跑,稍有不慎就会失去平衡。”这种具象化的描述,让“首尾受敌”的困境变得鲜活起来。
延伸思考:如何破解这种困局?观察发现,成功破局者往往采用“聚焦关键点”的策略。就像解绳结时不能同时拉扯两头,而是找到打结处慢慢松解。有个餐饮品牌在堂食与外卖业务冲突时,选择将后厨动线重新设计,用同一套流程服务两种场景,反而实现了效率翻倍。
生活中这样的智慧随处可见。比如备考时面对多门学科压力,与其每科平均用力,不如先集中攻克最薄弱的环节。这让我想起登山者的经验:当前后都有落石风险时,快速找到稳固的落脚点比左右闪躲更重要。
说到底,“首尾受敌”的本质是资源与需求的错配。当我们意识到困境中往往藏着新的可能性——就像被两股水流冲击的礁石,虽然表面伤痕累累,却也因此被打磨出独特的形状——或许能更从容地面对人生的多线程挑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