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biǎo
  • shòu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biǎo lǐ shòu dí

成语解释:内外受到敌人的攻击。

成语出处:晋 陈寿《三国志 魏志 诸葛诞传》:“城固而众多,攻之必力屈,若有外寇,表里受敌,此危道也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定语、补语;指陷入困境

繁体字形:表裏受敵

英文翻译:be attacked by the enemy from without and within

表里受敌的意思

表:1.外面;外表:表面。地表。由表及里。2.中表(亲戚):表哥。表叔。姨表。姑表。3.把思想感情显示出来;表示:表达。表态。表决心。深表同情。按下不表(说)。4.俗称用药物把感受的风寒发散出来:吃服(fù)药表一表,出身汗,病就好了。5.榜样;模范:表率。为人师表。6.古代文体奏章的一种,用于较重大的事件:诸葛亮《出师表》。7.用表格形式排列事项的书籍或文件:《史记》十表。统计表。一张表。8.古代测日影的标杆。见〖圭表〗。9.测量某种量(liàng)的器具:温度表。电表。水表。煤气表。10.姓。

里:[lǐ]1.(里儿)衣服、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;纺织品的反面:被里儿。衣服里儿。这面是里儿,那面是面儿。2.方位词。里边(跟“外”相对):里屋。里圈。往里走。3.街坊:邻里。里弄。4.家乡:故里。乡里。5.古代五家为邻,五邻为里。6.姓。7.长度单位,1市里等于150丈,合500米。[li]1.里面;内部(跟“外”相对):手里。箱子里。话里有话。2.附在“这、那、哪”等字后边表示地点:这里。那里。头里。

受:1.接受:受贿。受教育。受到帮助。2.遭受:受灾。受批评。受委屈。3.忍受;禁受:受不了。受得住。4.适合:受吃(吃着有味)。受看(看着舒服)。受听(听着入耳)。

敌:1.有利害冲突不能相容的:敌人。敌军。2.敌人:仇敌。残敌。分清敌我。3.对抗;抵挡:所向无敌。寡不敌众。4.(力量)相等的:匹敌。势均力敌。

成语评论

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“内外夹击”的情况?比如工作上被客户催进度,回家发现孩子发烧需要照顾,这时候是不是特别能理解“表里受敌”这个词?

这个成语到底用在什么地方合适?其实它既适合描述战场上的两军包抄,也适用于现代人同时面对多重压力的场景。某互联网公司今年就经历了典型表里受敌:外部遭遇行业政策收紧,内部又有核心团队离职,这种情况下决策者就像被架在火炉上烤。

有个特别生动的例子:张经理负责的社区改造项目,既要应付居民对施工噪音的投诉(外部压力),又要处理施工方因材料涨价要求追加预算(内部矛盾)。这种双面夹击的处境,让他三个月瘦了八斤。

为什么这个成语特别有生命力?我发现它精准捕捉了人类面对复杂困境时的普遍体验。就像手机同时开着十个应用会卡顿,人在处理多重危机时也会出现"系统过载"。不过有意思的是,很多成功案例恰恰诞生于这种高压环境——就像高压锅能快速炖烂牛腩。

个人认为,表里受敌不完全是坏事。去年我们团队同时遭遇甲方临时改需求和服务器宕机,反而逼出了远程协作的新模式。这种"背水一战"的处境,有时候比顺境更能激发创造力。当然,前提是要保持住心态别崩。

下次当你感觉被生活"左右夹击"时,不妨把这个成语写在便利贴上。它提醒我们:困境往往是改变的契机,就像种子破土前总要承受泥土的压力。重要的是找到突破口,把双面受敌变成双向突破——毕竟,硬币总有两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