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shǒu
  • wěi
  • gòng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shǒu wěi gòng jì

成语解释:济:帮助;救济。比喻互相支持互相帮助。

成语出处:《明史·方逢时传》:“两人首尾共济,边境遂安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

繁体字形:首尾共濟

英文翻译:Help each other

首尾共济的意思

首:1.头:昂首阔步。2.领袖;领导人:元首。首长。3.最先;开始:首创。4.第一;最高:首要。首席代表。5.告发:自首。出首。6.量词。用于诗歌、歌曲等:一首诗。民歌百首。

尾:[wěi]1.尾巴。2.事物的末端:队尾。尾声。3.跟在后面:尾随。4.主要部分以外的部分;尚未了结的事情:尾数。扫尾工作。5.量词。用于鱼:一尾鱼。6.星名。二十八宿之一。[yǐ]1.马尾(wěi)上的长毛:马尾罗。2.蟋蟀等尾(wěi)部的针状物:三尾儿。

共:[gòng]1.相同,一样:共性。共同。同甘共苦。2.彼此都具有、使用或承受:患难与共。休戚与共。3.一起,一齐:共鸣。共勉。共议。共处(chǔ)。4.总计,合计:共计。总共。5.与,和:“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。”6.“共產党”的简称。[gōng]1.古同“”,恭敬。2.古同“”,供奉,供给。

济:[jì]1.过河;渡:同舟共济。2.救;救济:接济。缓不济急。3.(对事情)有益;成:无济于事。假公济私。[jǐ]1.济水,古水名,发源于今河南,流经山东入渤海。现在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来的济水的河道。今河南济源,山东济南、济宁、济阳,都从济水得名。2.姓。

成语评论

首尾共济”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,但用起来其实特别接地气。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吧——比如一家人装修房子,爸爸负责设计,妈妈管预算,孩子帮忙搬材料,最后全家一起打扫卫生,这不就是典型的“首尾共济”吗?开头有分工,中间有配合,最后共同收尾,整个流程衔接得像齿轮咬合一样顺畅。

那为什么要强调“首尾”都要配合呢?其实很多人做事容易虎头蛇尾,比如团队项目开始时热情高涨,中期遇到困难就互相推诿,最后草草收场。而真正成功的协作,就像跑接力赛,不仅要接棒稳,最后一棒冲刺更要拼尽全力。有个朋友开火锅店的故事特别能说明问题:前期选址装修大家干劲十足,结果开业后发现后厨和前厅配合混乱。后来他们重新梳理流程,让采购、备菜、传菜每个环节的人都定期开会同步信息,这才真正实现了“首尾共济”,现在生意红火得很。

个人觉得这个概念在现代职场尤其重要。现在很多公司搞“敏捷开发”,其实就是在实践首尾共济——产品经理、设计师、程序员不再各干各的,而是每天站会沟通,随时调整方向。就像搭积木,如果每个人只顾堆自己眼前的几块,最后很可能整个结构歪歪扭扭;但要是每搭一层都回头看看整体结构,成品就会既稳固又美观。

再往大了说,城市防汛系统也是个生动案例。气象局预警是“首”,市政排水是“尾”,中间还需要交通、电力、社区多方联动。去年台风季,某沿海城市就靠这种环环相扣的协作机制,把灾害损失降到了十年最低。这种系统性配合,比单打独斗的救灾方式高效得多。

说到底,“首尾共济”不是要求每个人都变成全能选手,而是要学会在合适的节点做好衔接。就像交响乐团的演奏,小提琴手不需要会吹长号,但必须严格按照指挥的节奏进出。下次遇到需要协作的事情时,不妨先画个流程图,标清楚谁在什么阶段该做什么,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