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nú mǎ shí shě
成语解释:见“驽马十驾”。
成语出处:《淮南子·齐俗训》:“夫骐骥千里,一日而通;驽马十舍,旬亦至之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同笨鸟先飞
繁体字形:駑馬十捨
英文翻译:Ten cabins and ten cabins
驽:1.驽马。2.比喻人没有能力:驽钝。驽才。
马:1.哺乳动物,头小,面部长,耳壳直立,颈部有鬣,四肢强健,每肢各有一蹄,善跑,尾生有长毛。是重要的力畜之一,可供拉车、耕地、乘骑等用。皮可制革。2.大:马蜂。马勺。3.姓。
十:1.九加一后所得的数目。见〖数字〗。2.表示达到顶点:十足。十分。十成的把握。3.姓。
舍:[shè]1.房屋:宿舍。校舍。2.舍间:敝舍。寒舍。3.养家畜的圈:猪舍。牛舍。4.谦辞,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的或同辈年纪小的亲属:舍侄。舍弟。5.姓。6.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:退避三舍。[shě]1.舍弃:四舍五入。舍近求远。2.施舍:舍粥。舍药。
“驽马十舍”这个成语出自《淮南子》,字面意思是“劣马连跑十天也能到达远方”。乍一听可能有点抽象,但它背后传递的道理却非常实在:哪怕先天条件不足,只要持续努力,终能达成目标。下面用几个例子带大家感受它的用法。
比如职场中,同事小王虽然专业能力不算顶尖,但他每天坚持学习行业知识,周末主动参与项目复盘。半年后,他的方案被客户选中,老板感慨道:“真是驽马十舍啊,持续的积累果然会开花结果。”这里用成语既肯定了坚持的价值,又避免了“笨鸟先飞”可能带来的贬义感。
有人可能会问:现代社会强调效率,这种“慢慢来”的成语还有现实意义吗?其实关键在于如何理解“持续努力”。就像备考雅思的学生,与其考前突击熬夜,不如每天背20个单词、练半小时听力。三个月后,量变自然引发质变。这正应了成语中“十舍”的智慧——把大目标拆解成可执行的小步骤。
个人认为,这个成语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它接纳了普通人的局限性。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天才,但每个人都可以选择不放弃。就像我邻居张阿姨,退休后从零开始学国画,三年时间竟办了个展。她用行动证明:驽马的价值不在速度,而在始终向前的姿态。
当然,成语也有使用边界。若方向错误还盲目坚持,就可能变成“南辕北辙”。所以实践中既要保持驽马的韧性,也要定期抬头看路。就像马拉松选手,既需要耐力训练,也需要研究赛道地形。
下次遇到看似困难的目标时,不妨想想这个两千年前的智慧。它提醒我们:成功未必属于跑得最快的人,但往往会青睐那些愿意带着耐心,把每一步都走扎实的行路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