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gāo
  • shā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gāo shān dà yě

成语解释:高峻的山峦,广阔的原野

成语出处:宋·苏辙《上枢密韩大尉书》:“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,无高山大野,可登览以自广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地貌等

繁体字形:高山大野

英文翻译:Alpine wilderness

高山大野的意思

高:1.从下向上距离大;离地面远(跟“低”相对,2.同):高楼大厦。这里地势很高。3.高度:那棵树有五米高。书桌高八十厘米。4.三角形、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(顶点或平行线)的垂直距离。5.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:高速度。体温高。见解比别人高。6.等级在上的:高等。高年级。哥哥比我高一班。7.敬辞,称别人的事物:高见。高论。8.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:高锰酸钾。9.姓。

山:1.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:高山。山顶。2.像山的东西:冰山。3.蚕蔟:蚕上山了。4.山墙:房山。

大:[dà]1.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小”相对:大厅。大政。大气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2.指大小的对比: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。3.规模广,程度深,性质重要:大局。大众。4.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:不大高兴。5.年长,排行第一:老大。6.敬辞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笔。7.时间更远:大前年。8.〔大夫〕古代官职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上。9.超过事物一半,不很详细,不很准确:大概。大凡。[dài]1.〔大夫〕医生(“夫”读轻声)。2.〔大王〕戏曲、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(“王”读轻声)。[tài]1.古同“”。2.古同“”。

野:1.野外:旷野。野地。野火。野战。2.界限:视野。分野。3.指不当政的地位(跟“朝”相对):下野。在野。4.属性词。不是人工饲养或培植的(跟“家”相对):野兽。野兔。野菜。野花。野草。5.蛮横不讲理;粗鲁没礼貌:野蛮。粗野。撒野。这人说话太野。6.不受约束:野性。放了几天假,心都玩野了。7.姓。

成语评论

说到"高山大野",很多人会联想到壮阔的自然景象。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才贴切呢?举个现实的例子:科研团队在青藏高原采集样本时,望着连绵的雪山和广袤的草甸,领队感慨道:"在这高山大野之间,人类才能真切感受到生命的渺小与自然的伟大。"

有人可能会问:这和普通描写风景的词语有什么区别?关键在于它既包含地理空间的辽阔感,又暗含人与自然的关系。就像户外爱好者常说的:"征服高山大野的不是体力,而是学会与自然对话的智慧。"这种用法比单纯说"爬山"多了层哲学意味。

日常生活中也能巧妙运用。有位民宿老板这样介绍自家院落:"虽没有高山大野的气魄,但后山的竹林和菜圃,足够让都市人找回生活本真的模样。"这种比喻式的用法,把自然元素转化为心灵体验,反而更打动人心。

个人觉得这个成语最妙的是它的"留白感"。现代人总在追求效率,但面对高山大野时,手机信号会消失,工作计划得暂停——这种被迫的停顿,反而让我们重新审视生活节奏。就像有位摄影师说的:"每次从荒野回来,看城市堵车都觉得像慢动作播放。"

值得注意的是,使用时要避免生搬硬套。与其说"小区花园修得像高山大野",不如形容"设计师在有限空间里营造出高山大野的意境"。重点不在于面积大小,而在于是否传递出那种开阔自由的感觉。

下次郊游时不妨试试这个表达。当夕阳把整片原野染成金色,或许你会自然地感叹:"这才是我心中的高山大野。"不需要华丽的辞藻,真诚的感受就是最好的注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