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gāo
  • míng
  • yuǎn
  • jià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gāo míng yuǎn jiàn

成语解释:高明:精明高妙。指见识精明高远

成语出处: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一回:“大王是高明远见的,不消乡民多说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夸奖人

繁体字形:高明远见

英文翻译:Brilliant vision

高明远见的意思

高:1.从下向上距离大;离地面远(跟“低”相对,2.同):高楼大厦。这里地势很高。3.高度:那棵树有五米高。书桌高八十厘米。4.三角形、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(顶点或平行线)的垂直距离。5.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:高速度。体温高。见解比别人高。6.等级在上的:高等。高年级。哥哥比我高一班。7.敬辞,称别人的事物:高见。高论。8.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:高锰酸钾。9.姓。

明:1.明亮(跟“暗”相对):明月。天明。灯火通明。2.明白;清楚:问明。讲明。分明。去向不明。3.公开;显露在外;不隐蔽(跟“暗”相对):明说。明令。明沟。明枪易躲,暗箭难防。4.眼力好;眼光正确;对事物现象看得清:聪明。英明。精明强干。耳聪目明。眼明手快。5.光明:弃暗投明。明人不做暗事。6.视觉:双目失明。7.懂得;了解:深明大义。不明利害。8.表明;显示:开宗明义。赋诗明志。9.明明:你明知道他不会,干吗还要为难他呀?10.次于今年、今天的:明天。明晨。明年。明春。11.朝代,公元1368—1644,朱元璋所建。先定都南京,永乐年间迁都北京。12.姓。

远:[yuǎn]1.距离长,与“近”相对:远方。远道。远程。远景。远足(较远的徒步旅行)。远见(远大的眼光)。远虑。远谋。远客。遥远。远走高飞。舍近就远。2.时间长:远古。远祖。长远。永远。3.关系疏,不亲密:远亲。疏远。远支。4.深奥:言近旨远。5.姓。[yuàn]避开:近君子,远小人。

见:[jiàn]1.看到:看见。罕见。见微知著。见义勇为。见异思迁。2.接触,遇到:怕见风。见习。3.看得出,显得出:见效。相形见绌。4.(文字等)出现在某处,可参考:见上。见下。5.会晤:会见。接见。6.对事物观察、认识、理解:见解。见地(见解)。见仁见智(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)。7.助词,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:见外。见教。见谅(原谅我)。见笑(被讥笑)。8.姓。[xiàn]1.古同“”,出现,显露。2.古同“”,现存。

成语评论

什么是高明远见?简单来说,就是能跳出眼前局限,看到未来的可能性。比如战国时期商鞅变法,他顶着反对声推行新法,看似得罪权贵,实则让秦国快速崛起。这种不纠结短期得失、敢于为十年后布局的思维,就是典型的高明远见

有人会问:“普通人需要这种能力吗?”其实生活中处处用得着。比如家长坚持让孩子学编程,看似现在辛苦,实则是预判数字时代的就业趋势;再比如疫情期间有人转行做线上教育,正是提前嗅到了行业风向的变化。这些选择背后,都藏着对趋势的洞察力。

如何在复杂环境中培养远见?我观察发现,关键要建立“三层望远镜思维”:先用显微镜分析现状细节,再用放大镜观察行业规律,最后用望远镜眺望时代浪潮。就像马斯克做电动汽车时,多数人还盯着燃油车市场,他却看到了清洁能源与航天技术的交汇点。

有人质疑:“看得太远会不会脱离实际?”这就像登山时既要看清脚下台阶,也要记住山顶方向。2010年京东自建物流被嘲笑“烧钱”,但刘强东知道用户体验才是电商决战点。如今回头看,当时所谓的“冒险”,恰恰成了最牢固的护城河。

我认为现代社会的高明远见,更多体现在拥抱不确定性。就像冲浪者不是预测每一道浪,而是调整姿势顺应海浪节奏。当短视频刚兴起时,很多品牌觉得“不高级”而观望,但早有企业意识到这是平民化传播的革命,提前布局收获了流量红利。

培养这种能力没有捷径,但有个实用方法:定期做“未来日记”。想象五年后的生活场景,倒推现在该做什么准备。就像20年前选择互联网行业的先行者,他们未必知道具体岗位,但确信这个方向将改变世界。时间终会奖励那些在迷雾中看清方向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