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guǐ
  • kàn
  • gāo
  • míng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guǐ kàn gāo míng

成语解释:同“鬼瞰其室”。

成语出处:《隋书·裴肃传》:“窃见高熲以天挺良才,元勋佐命,陛下光宠,亦已优隆。但鬼瞰高明,世疵俊异,侧目求其长短者,岂可胜道哉!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
繁体字形:鬼瞰高明

英文翻译:A ghostly view of Gao Ming

鬼瞰高明的意思

鬼:1.迷信的人认为人死后的灵魂叫鬼。2.不可告人的打算或勾当:捣鬼。鬼鬼祟祟。3.称有不良嗜好或行为的人(含轻蔑意):酒鬼。烟鬼。4.指小孩机灵:这孩子真鬼!。小鬼。5.星名。二十八宿之一。

瞰:1.从高处向下看:俯瞰。鸟瞰。2.窥视。

高:1.从下向上距离大;离地面远(跟“低”相对,2.同):高楼大厦。这里地势很高。3.高度:那棵树有五米高。书桌高八十厘米。4.三角形、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(顶点或平行线)的垂直距离。5.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:高速度。体温高。见解比别人高。6.等级在上的:高等。高年级。哥哥比我高一班。7.敬辞,称别人的事物:高见。高论。8.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:高锰酸钾。9.姓。

明:1.明亮(跟“暗”相对):明月。天明。灯火通明。2.明白;清楚:问明。讲明。分明。去向不明。3.公开;显露在外;不隐蔽(跟“暗”相对):明说。明令。明沟。明枪易躲,暗箭难防。4.眼力好;眼光正确;对事物现象看得清:聪明。英明。精明强干。耳聪目明。眼明手快。5.光明:弃暗投明。明人不做暗事。6.视觉:双目失明。7.懂得;了解:深明大义。不明利害。8.表明;显示:开宗明义。赋诗明志。9.明明:你明知道他不会,干吗还要为难他呀?10.次于今年、今天的:明天。明晨。明年。明春。11.朝代,公元1368—1644,朱元璋所建。先定都南京,永乐年间迁都北京。12.姓。

成语评论

鬼瞰高明”这个成语,听起来有点神秘,但拆开来看其实不难理解。它源自《汉书·扬雄传》中的“高明之家,鬼瞰其室”,字面意思是说地位显赫或才智超群的人,容易被暗中窥视甚至招致灾祸。比如一个企业家把公司做到行业顶尖,却因过度自信忽略了市场变化,最终被竞争对手超越——这时候可以说:“他原本风光无限,没想到鬼瞰高明,一次决策失误就让企业陷入危机。”

为什么说“高明”反而可能成为弱点?其实这里的关键在于“平衡”。当一个人或事物过于突出时,就像黑夜中的灯塔,自然会吸引更多目光,包括潜在的风险。比如历史上许多改革者推动社会进步,却因触动既得利益者而遭到反扑。但这种风险并非必然,而是提醒我们:成就要与智慧并存,才能避免成为靶子。

生活中也有类似现象。比如某位同事因为能力突出被提拔,却因不擅长团队协作而遭到孤立。这时候用“鬼瞰高明”来形容再贴切不过——能力本身不是问题,问题在于如何驾驭能力带来的附加影响。就像武侠小说里的高手,不仅要练就绝世武功,更要懂得藏锋守拙。

有人可能会问:“难道为了避免风险就要隐藏实力吗?”当然不是。这个成语的真正启示在于:在追求卓越的同时,要学会观察环境、预判风险。比如科技公司在开发创新产品时,既要保持技术领先,也要提前布局专利保护。这种“攻守兼备”的思维,才是应对“鬼瞰高明”的现代解法。

个人认为,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有了新内涵。在信息高度透明的时代,任何人或组织的优势都可能被快速复制甚至超越。这时候的“鬼瞰”不再局限于恶意窥视,更多是市场竞争的自然规律。就像手机行业的技术迭代,今天的创新明天就可能成为标配——保持持续进步的能力,比单纯追求某个时间点的高明更重要。

当我们谈论这个成语时,不妨把它看作一种动态提醒:不必因畏惧风险而放弃成长,但要在成长路上多备几把“伞”。就像登山者既要追求登顶,也要检查安全绳是否牢固。毕竟,真正的智慧不在于永远站在顶峰,而在于懂得如何在不同高度都能站稳脚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