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niǎo shòu xíng
成语解释:像飞禽走兽一样的行为。比喻乱伦
成语出处:《周礼·夏官·大司马》:“外内乱,鸟兽行,则灭之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
繁体字形:鳥獸行
英文翻译:incestuous scandal
鸟:[niǎo]1.脊椎动物的一大类,体温恒定,卵生,嘴内无齿,全身有羽毛,胸部有龙骨突起,前肢变成翼,后肢能行走。一般的鸟都会飞,也有的两翼退化,不能飞行。如燕、鹰、鸡、鸭、鸵鸟等都属于鸟类。2.(Niǎo)姓。[diǎo]同“屌”。旧小说中用作骂人的话。
兽:1.指哺乳动物,通常指有四条腿、全身生毛的:野兽。禽兽。走兽。2.比喻野蛮;下流:兽心。兽行。
行:[háng]1.行列:双行。杨柳成行。2.排行:您行几?。我行三。3.行业:内行。同行。在行。懂行。改行。各行各业。干一行,爱一行。行行出状元。4.某些营业机构:商行。银行。车行。5.用于成行的东西:一行字。几行树。两行眼泪。[hàng]见〖树行子〗。[héng]见〖道行〗。[xíng]1.走:步行。人行道。日行千里。2.古代指路程:千里之行始于足下。3.指旅行或跟旅行有关的:行装。行程。行踪。西欧之行。4.流动性的;临时性的:行商。行营。5.流通;推行:行销。发行。风行。6.做;办:举行。执行。试行。行医。行不通。简便易行。行之有效。7.表示进行某项活动(多用于双音动词前):另行通知。即行查复。8.(旧读xìng)行为:品行。言行。罪行。兽行。9.可以:行,咱们就照这样办吧。算了,把事情说明白就行了。10.姓。
“鸟兽行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,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?其实它原本指的是违背人伦的极端行为,比如古代对乱伦的形容。不过今天人们更常用它比喻极度自私、不顾他人感受的举动。举个例子:老张为了抢车位故意撞坏邻居家的花盆,邻居气得大骂“你这简直是鸟兽行!”。这里并不是说老张真的像动物一样,而是强调他为了私利不择手段。
为什么用“鸟兽”来比喻恶劣行为?这里有个有趣的思维转换。古人认为鸟兽只凭本能生存,而人类应有道德约束。比如公司老板克扣员工工伤赔偿,工人痛心地说:“领导这般鸟兽行,我们怎么活?”这个例子生动展示了成语的批判力度——把丧失人性的行为直接比作禽兽本能。
现代使用这个成语要注意语境。它带有强烈谴责意味,适合用在需要强调道德底线的场合。比如看到有人虐待流浪猫狗,可以说“对弱小生命施暴实属鸟兽行”,既表达愤慨又不失文雅。但要注意避免滥用,毕竟直接将人比作动物容易激化矛盾。
我发现这个成语的妙处在于“降维打击”的效果。当语言难以描述某些突破底线的行为时,用“鸟兽行”就像按下道德审判的快捷键。不过使用时建议搭配具体事例,比如“疫情期间囤积药品高价倒卖,这种鸟兽行必须严惩”,这样既点明问题又避免空泛指责。
有个细节值得注意:这个成语常出现在口语化表达中,书面语多用“禽兽不如”等替代。比如电视剧里老农民怒斥贪官:“你们吃着皇粮干着鸟兽行的勾当!”这种接地气的用法反而更能引发共鸣。语言就像活水,成语的运用也要顺应时代语境才能保持生命力。
最后想分享个观察:越是简单的比喻往往越有力量。“鸟兽行”把复杂的社会伦理问题转化成自然界的直观对照,这种语言智慧值得我们玩味。下次遇到突破常识的恶劣行为时,不妨试试这个成语,但记得像调味料一样适量使用——毕竟,语言的锋利度需要匹配场合的温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