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hú zhì luán xiáng
成语解释:形容笔势挺拔而飘逸。
成语出处:清蒲松龄《拟上万几之暇临摹法书特赐诸臣御书各一幅群臣谢表》:“迨后羲献齐名,喜行间之萦蛇绾蚓;柳颜并着,惊纸上之鹄峙鸾翔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
繁体字形:鵠峙鸞翔
英文翻译:Standing aloof
鹄:[hú]天鹅。[gǔ]射箭的目标;箭靶子:中鹄。
峙:[zhì]耸立;屹(yì)立:对峙。[shì]繁峙(Fánshì),地名,在山西。
鸾: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。
翔:1.盘旋地飞:飞翔。2.同“详”3.:翔实。
“鹄峙鸾翔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?别急,我们先拆开来看。“鹄”是天鹅,“鸾”是传说中的神鸟,“峙”是站立,“翔”是飞翔,合起来形容人仪态端庄、气度不凡。比如,你可以这样用:“她在颁奖台上鹄峙鸾翔,自信从容的发言让全场掌声雷动。”
有人可能会问:“这成语和‘鹤立鸡群’有什么区别?”其实两者都强调出众,但侧重点不同。“鹤立鸡群”突出对比下的显眼,而“鹄峙鸾翔”更强调优雅的姿态——就像天鹅静静伫立,鸾鸟展翅时的轻盈美感。比如:“老艺术家提笔作画时鹄峙鸾翔,笔尖流转间仿佛自带韵律。”
生活中哪里能用这个成语呢?想象一个职场场景:“新来的项目经理面对突发危机仍能鹄峙鸾翔,条理清晰地分配任务,团队很快稳住了阵脚。”这里不仅夸赞能力,更凸显了临危不乱的气质。
有人疑惑:“现在用这么文雅的词会不会显得刻意?”我的观点是:适度使用反而能增加表达层次。比如描述传统文化传承者:“非遗匠人工作室里,老师傅手握刻刀鹄峙鸾翔,每一道纹路都刻着时光的温度。”这种场景下,成语既贴切又充满画面感。
换个轻松的角度想想,家庭教育中也能找到例子:“孩子第一次上台演讲,明明紧张得手心冒汗,却努力模仿爸爸教的‘鹄峙鸾翔’,那小大人的模样逗笑了全场。”你看,成语未必只能用在严肃场合。
最后分享个观察:在这个追求效率的时代,“鹄峙鸾翔”提醒我们,从容的姿态本身就是种力量。就像茶道中的“一动作”,看似缓慢,实则蕴含着专注与掌控——这或许就是传统文化留给现代人的智慧礼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