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lóng
  • jī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hè gǔ lóng jīn

成语解释:瘦挺虬曲貌。

成语出处:宋·苏轼《孤山二咏·柏堂》:“道人手种几生前,鹤骨龙筋尚宛然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

繁体字形:鶴骨龍筋

英文翻译:Hegulongjin

鹤骨龙筋的意思

鹤:鸟,头小颈长,嘴长而直,脚细长,后趾小,高于前三趾,羽毛白色或灰色,群居或双栖,常在河边或沼泽地带捕食鱼和昆虫。种类很多,常见的有丹顶鹤、白鹤、灰鹤等。

骨:[gǔ]1.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、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:骨头。骨骼(全身骨头的总称)。骨节。骨肉(a.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,亦称“骨血”;b.喻紧密相连,不可分割的关系)。骨干(gàn)。2.像骨的东西(指支撑物体的骨架):伞骨。扇骨。3.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:骨力(a.雄健的笔力;b.刚强不屈的气概)。风骨(古典文艺理论术语,指文章的艺术风格,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)。4.指人的品质、气概:侠骨。骨气。[gū]1.〔骨朵儿〕尚未开放的花朵。2.〔骨碌〕滚动(“碌”读轻声)。

龙:1.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,身体长,有鳞,有角,有脚,能走,能飞,能游泳,能兴云降雨。2.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,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:龙颜。龙廷。龙袍。龙床。3.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:龙舟。龙灯。龙车。龙旗。4.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,如恐龙、翼手龙等。5.姓。

筋:1.肌腱或骨头上的韧带:筋骨。2.口语称皮下的静脉管:青筋。3.肌肉的旧称。4.像筋的东西:叶筋。钢筋。

成语评论

鹤骨龙筋”到底形容什么样的人?咱们先拆开看:鹤的骨骼纤细挺拔,龙的筋脉充满力量,合起来就是“外表清瘦但内在坚韧”的意思。比如邻居张爷爷,七十多岁了还每天晨跑五公里,看着瘦得像竹竿,但扛着米袋上六楼气都不喘,这就是典型的“鹤骨龙筋”。

有人可能问:“这和单纯的‘瘦’有什么区别?”关键在“筋”字上!我姑妈年轻时是体操运动员,现在五十多岁依然能轻松劈叉。她常说:“瘦而不练是干瘪,瘦而有劲才叫本事。”就像晒干的藤条,看着脆,实际掰都掰不断——这种藏在瘦削外表下的生命力,才是成语的精髓。

职场里也有这样的例子。我们公司有个程序员小哥,戴着眼镜文文弱弱的,去年公司系统崩溃时,他连续三天睡在办公室,硬是靠一己之力修复了数据库。老板感慨说:“真是人不可貌相,看着像芦苇杆,实际是钢筋芯啊!”这种外柔内刚的特质,放在现代职场反而成了竞争优势。

我个人觉得,“鹤骨龙筋”特别适合形容这个时代的奋斗者。现在流行“躺平”,但更多人其实是“表面佛系,暗地发力”。就像公园里练太极的老人们,动作慢悠悠的,但每个招式都带着巧劲。这种“绵里藏针”的生活态度,或许比横冲直撞更符合现代社会的生存智慧。

下次看见身材单薄但眼神坚定的人,不妨多留意。可能是坚持十年晨读英语的保安大叔,或是带着孩子跑马拉松的单亲妈妈。他们用行动证明:真正的力量不在于块头大小,而是骨子里的那份不认输的劲儿。这种精神,放在任何时代都闪着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