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mò huà qián yí
成语解释:同“潜移默化”。
成语出处:明·吕坤《呻吟语·治道》:“然后民知善之当为,恶之可耻,默化潜移,而服从乎圣人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人的思想、作风等
繁体字形:嘿化潛移
英文翻译:Imperceptible shift
默:1.不说话;不出声:沉默。默哀。2.离开书本凭记忆写出来:默书。默生字。
化:[huà]1.变化;使变化:化脓。化名。化装。顽固不化。泥古不化。化整为零。化悲痛为力量。2.感化:教化。潜移默化。3.熔化;融化;溶化:化冻。化铁炉。太阳一出来,冰雪都化了。糖放到水里就化了。4.消化;消除:化食。化痰止咳。食古不化。5.烧化:焚化。火化。6.(僧道)死:坐化。羽化。7.指化学:理化。化工。化肥。8.后缀。加在名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动词,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:绿化。美化。恶化。电气化。机械化。水利化。9.姓。10.(僧道)向人求布施:募化。化缘。化斋。化了些米面来。[huā]同“花2”。
潜:1.隐在水下:潜泳。潜到海底。2.隐藏;不露在表面:潜伏。潜流。潜移默化。3.秘密地:潜逃。4.指潜力:革新挖潜。5.姓。
移:1.移动:转移。迁移。把菊花移到花盆里去。2.改变;变动:移风易俗。贫贱不能移。3.姓。
提到“默化潜移”,你可能会联想到“润物细无声”的比喻。比如一个内向的孩子,从小生活在父母乐观开朗的家庭氛围中,虽然没人刻意教他社交技巧,但成年后却自然地擅长与人打交道——这种无形中的性格塑造,正是这个成语的精妙写照。
有人可能会问:这种影响为何难以察觉?其实就像腌萝卜的过程,萝卜不会突然变咸,但每天浸泡在盐水里,最终连芯都入了味。职场新人跟着资深前辈工作,最初只是模仿对方接电话的语气,半年后竟发现自己处理问题的思路都变得条理清晰,这就是环境对人的“腌制效应”。
反过来看,我们是否可以利用这种规律?我观察到那些坚持晨跑的人,刚开始总被邻居视为“奇怪的运动爱好者”,但半年后社区里跑步的人竟多了一倍。当我们主动选择想要被“腌制”的环境时,改变其实已经悄然发生。就像把盆栽移到窗边,不用每天测量生长速度,阳光自会带着它朝向光明舒展。
有人质疑:这种缓慢改变真的有效吗?不妨看看语言学习的过程。每天背5个单词看似微不足道,但三年后就能积累五千词汇量。那些认为“突击复习”更高效的人,往往忽略了持续积累带来的思维模式转变——当英语思维像母语般自然流露时,你甚至记不清这种能力是何时获得的。
从个人经验看,最有趣的是这种影响的“延迟显现”。就像种下花种时满怀期待,等待数月未见动静几乎要放弃时,某天清晨突然发现嫩芽破土而出。那些我们以为“没什么用”的坚持,或许正在看不见的地方编织着改变的网。真正重要的从不是立竿见影的成效,而是选择把自己浸泡在怎样的“盐水缸”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