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lóng yuè hǔ jù
成语解释:喻超逸雄奇。
成语出处:清·王夫之《夕堂永日绪论外编》:“至若泾阳先生,以龙跃虎踞之才,左宜右有,随手合辙,意至而词随,更不劳其拣择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
繁体字形:龍躍虎踞
英文翻译:The Dragon leaps and the tiger crouches
龙:1.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,身体长,有鳞,有角,有脚,能走,能飞,能游泳,能兴云降雨。2.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,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:龙颜。龙廷。龙袍。龙床。3.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:龙舟。龙灯。龙车。龙旗。4.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,如恐龙、翼手龙等。5.姓。
跃:1.跳:跳跃。飞跃。一跃而过。2.姓。
虎:1.哺乳动物,头大而圆,毛黄色,有黑色横纹。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,性凶猛,力气大,善游泳,不善爬树,夜里出来捕食鸟兽。通称老虎。2.比喻勇猛威武:虎将。虎虎有生气。3.露出凶相:虎起脸。4.姓。5.同“唬”。
踞:1.蹲;坐:龙蟠虎踞。2.占据;霸占:久踞山寨。
提到“龙跃虎踞”,你可能会联想到一幅充满力量的画面——龙在空中翻腾,虎在地上盘踞。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地势险要或气势雄壮,但它的含义真的仅限于地理描述吗?咱们先来看个例子。
“这座城市依山傍海,既有龙跃般的活力,又有虎踞般的稳固,吸引着无数创业者扎根。”这里用“龙跃”比喻快速发展的经济动能,而“虎踞”则强调地理位置的战略优势。但问题来了:为什么非要用“龙”和“虎”作对比?其实这暗含了中国文化中对动态与静态平衡的追求,龙代表变化与突破,虎象征坚守与掌控。
再举个职场案例:“新媒体团队既要像龙跃般抓住热点趋势,又要如虎踞般深耕内容质量。”这种说法跳出了传统用法,把成语拓展到工作方法论层面。有趣的是,现代人使用这个成语时,往往更看重其蕴含的“攻守兼备”智慧,而不仅仅是字面意义的地势描写。
有人可能会疑惑:在强调创新的时代,“虎踞”代表的稳固是否还有价值?观察那些百年企业就会发现,它们正是把龙跃式的技术革新与虎踞式的品质管理结合得恰到好处。就像智能手机行业,既要不断推出新功能(龙跃),又要确保基础体验稳定可靠(虎踞)。
我个人觉得这个成语特别适合描述当代人的生存状态。咱们既要保持学习新知的敏捷性,又要在某个领域建立专业壁垒。好比程序员既要跟进最新技术框架(跃),又要精通底层代码逻辑(踞),这种动态平衡或许就是应对不确定性的密钥。
下次看到城市天际线上不断攀升的摩天大楼,不妨想想地基里深深扎入岩层的桩基。龙虎之势从来都不是对立关系,就像最好的策略往往既有大胆突破的勇气,也包含步步为营的谨慎。这种东方智慧,放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依然闪着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