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lóng xiāng hǔ xiào
成语解释:喻气概威武。
成语出处:清·汉血愁予《崖山哀·胡闹》:“忽必烈坐宝帐龙骧虎啸,占住了燕京城铁裹铜包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气势
繁体字形:龍驤虎嘨
英文翻译:prance like the dragon and watch like the tiger
龙:1.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,身体长,有鳞,有角,有脚,能走,能飞,能游泳,能兴云降雨。2.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,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:龙颜。龙廷。龙袍。龙床。3.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:龙舟。龙灯。龙车。龙旗。4.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,如恐龙、翼手龙等。5.姓。
骧:马快跑时抬头的样子。多用于人名。
虎:1.哺乳动物,头大而圆,毛黄色,有黑色横纹。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,性凶猛,力气大,善游泳,不善爬树,夜里出来捕食鸟兽。通称老虎。2.比喻勇猛威武:虎将。虎虎有生气。3.露出凶相:虎起脸。4.姓。5.同“唬”。
啸:1.(人)撮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;打口哨:登高长啸。2.(禽兽)拉长声音叫:虎啸。鸟啸。3.泛指发出长而尖厉的声音:风啸。飞机尖啸着飞过顶空。
说到“龙骧虎啸”这个成语,你可能觉得它有点“古风”,但仔细想想,生活中还真有能对上号的场景。比如公司年会上,老板一上台讲话,全场瞬间安静,他声音洪亮、手势有力,台下同事频频点头,掌声雷动——这不就是“龙骧虎啸”的现代版吗?这时候有人可能会问:“这和字面意思里的龙虎有什么关系?”其实啊,这里的“龙虎”早就不是动物了,而是比喻那种让人精神一振的强大气场。
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:社区篮球赛决赛现场,红队队长带伤上场,一个三分球逆转比分,全场观众跳起来欢呼,连对面队伍的啦啦队都忍不住鼓掌。这种热血沸腾的场面,用“龙骧虎啸”来形容是不是特别贴切?有人或许疑惑:“这不就是热闹吗?和成语有啥关联?”关键在于那种充满生命力的爆发感——就像龙腾空时鳞片折射阳光,猛虎长啸震动山林,都是能量喷薄而出的瞬间。
最近看科技发布会也深有体会。当创业者站在台上,眼睛发亮地介绍新产品,背后大屏幕配合着炫酷的动画,整个会场仿佛被点燃了。这种时候用“龙骧虎啸”可比单纯说“现场气氛热烈”生动多了。不过要注意,这个成语可别用在家长里短的场合,比如菜市场大妈砍价,那叫“热火朝天”,和“龙骧虎啸”的霸气劲儿还是有区别的。
个人觉得这个成语最妙的地方在于画面感。现代人虽然没见过真龙,但看春节舞龙表演时,十几个人举着龙形道具上下翻飞,配合着震天响的锣鼓声,那种视觉听觉的双重冲击,可不就是“龙骧”的完美诠释?而“虎啸”更像是种精神符号,比如运动员夺冠时的仰天长啸,消防员冲进火场前的互相打气,都是无声的“虎啸”。
下次遇到让你心跳加速、浑身起鸡皮疙瘩的震撼场面,不妨试试用这个成语。它就像随身携带的迷你特效包,能瞬间给语言加上3D环绕音效。毕竟在表情包横行的时代,偶尔甩出个恰到好处的成语,反而能让人眼前一亮——这可比发十个大拇指emoji有文化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