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bīn zhì rú guī
成语解释:宾:来宾;客人;至:到;归:回家。客人来到这里;就如同回到自己家一样。形容旅店、饭店等招待周到;起居饮食舒适;来客感到满意。
成语出处: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宾至如归,无宁灾患,不畏寇盗,而亦不患燥湿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旅馆饭店等服务周到,起居饮食舒
繁体字形:賓至如歸
英文翻译:guests feel at home
宾:1.客人(跟“主”相对):外宾。宾至如归。2.姓。
至:1.到:至今。自始至终。至死不屈。2.至于:甚至。3.极;最:至为感谢。你要早来,至迟下星期内一定赶到。
如:1.适合;依照:如意。如愿。如期。如数。2.如同:爱厂如家。十年如一日。如临大敌。3.及;比得上(只用于否定式,比较得失或高下):我不如他。百闻不如一见。与其那样,不如这样。4.用于比较,表示超过:光景一年强如一年。5.表示举例:唐朝有很多大诗人,如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等。6.到;往:如厕。7.姓。8.如果:如不及早准备,恐临时措手不及。9.古汉语形容词后缀,表示状态:空空如也。侃侃如也。
归:1.返回:归国华侨。无家可归。2.还给;归还:物归原主。3.趋向或集中于一个地方:殊途同归。千条河流归大海。把性质相同的问题归为一类。4.由(谁负责):一切杂事都归这一组管。5.属于(谁所有):功劳归大家。这些东西归你。6.用在相同的动词之间,表示动作并未引起相应的结果:批评归批评,奖金一分也没少给。7.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。8.姓。
哎,说到"宾至如归"这个成语啊,你别说,生活中还真能遇到不少活生生的例子。比如说,前阵子我去一家新开的民宿住,老板大老远就站在门口挥手打招呼,进屋发现拖鞋摆得整整齐齐,茶几上还放着老家寄来的柿饼——这服务,可不就是让人像回到自己家一样自在嘛!
不过问题来了,这成语是不是只能用在商业场所呢?(自问自答环节到!)其实不然。记得去年我表姐生孩子,七大姑八大姨来探望时,她虽然忙得脚不沾地,但给每位亲戚都备好了专属的茶杯和靠枕。这种细致劲儿啊,愣是把病房变成了会客厅,亲戚们直夸"比在自己家还舒坦"。你看,日常生活里用这个成语也挺合适吧?
要我说啊,"宾至如归"的核心秘诀就俩字:走心。就像上周老同学聚会,主人家把客厅布置成大学宿舍的模样,墙上还贴着当年运动会的照片墙。大伙儿进门瞬间就乐了,脱鞋的脱鞋,瘫沙发的瘫沙发,完全没了做客的拘谨。这种氛围营造,可比五星级酒店的标准化服务更有温度。
有意思的是,现在有些商家反而把这个成语给用歪了。比如某些网红餐厅,服务员热情得跟推销保险似的,进门三分钟问八遍"需要什么服务"。这种刻意反而让人浑身不自在,就像你去亲戚家做客,对方非要拿待客礼仪把你供着——说到底,真诚才是这个成语的灵魂所在。
话说回来,咱们普通人怎么在日常中做到宾至如归呢?个人觉得关键要抓住对方的隐性需求。就像我邻居张阿姨,有次招待外地女婿,特意在客房摆了台加湿器,就因为聊天时听说小伙子老家气候湿润。这种不着痕迹的体贴,可比大鱼大肉的招待更能让人记住。
最后唠句实在的,现代社会节奏快得像陀螺转,能让人放松下来的空间越来越金贵。下回招待朋友时,与其琢磨菜式多丰盛,倒不如多备几双舒服的拖鞋,放点让人放松的背景音乐。毕竟嘛,让人放下手机好好说会儿话的地方,才是真正的宾至如归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