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gān dèng yǎn
成语解释:干着急而没有办法
成语出处: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一卷第26章:“等他们知道了,水已经到了咱们村,他们也只能干瞪眼!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状语、宾语;指着急而没有办法
繁体字形:干瞪眼
英文翻译:Dry stare
干:[gàn]1.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:树干。骨干。2.指干部:调干。干群关系。3.做(事):实干。干活儿。埋头苦干。4.能干;有能力的:干练。干才。5.担任;从事:他干过厂长。6.事情变坏;糟:要干。干了,钥匙忘在屋里了。[gān]1.古代指盾牌:干戈。2.姓。3.冒犯:干犯。4.牵连;涉及:干连。干涉。相干。5.追求(职位、俸禄等):干禄。6.水边:江干。河干。7.天干:干支。8.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(跟“湿”相对):干燥。干柴。油漆未干。衣服晾干了。9.不用水的:干洗。干馏法。10.加工制成的干的食品:饼干。葡萄干儿。豆腐干儿。把萝卜晒成干儿。11.空虚;空无所有:外强中干。钱都花干了。12.只具形式的:干笑。干号(háo)。13.属性词。指拜认的(亲属关系):干妈。干儿子。14.徒然;白:干着急。干瞪眼。干打雷,不下雨。15.形容说话太直太粗(不委婉):你说话别那么干。16.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人难堪:我又干了他一顿。17.慢待;置之不理:主人走了,把咱们干起来了。
瞪:1.用力睁大(眼):他把眼睛都瞪圆了。2.睁大眼睛注视,表示不满意:老秦瞪了她一眼,嫌她多嘴。
眼:1.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。通称眼睛。2.小洞;窟窿:泉眼。炮眼。拿针扎一个眼儿。3.(眼儿)指事物的关键所在:节骨眼儿。4.围棋用语,由同色棋子围住的一个或两个空交叉点。5.戏曲中的拍子:二黄慢板,一板三眼。6.用于井、窑洞:一眼井。一眼旧窑洞。
“干瞪眼”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?举个例子:同事小王负责的项目突然出了问题,客户在电话里大发雷霆,他却愣在电脑前干瞪眼,手头没有备用方案,只能支支吾吾说不出话。这种情形下,“干瞪眼”就形象地描绘出人遇到突发状况时的无措状态。
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干瞪眼的情况?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过度依赖既定流程。比如新手司机遇到车辆报警灯闪烁,如果只背过操作手册却缺乏实践经验,很容易在方向盘后干瞪眼。但换个角度看,这种窘境反而是成长的契机——经历过几次手足无措,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就知道该查仪表盘还是联系维修站了。
生活中也常见这类场景。朋友聚会玩桌游时,新手玩家突然被要求出牌,盯着手里零散的卡牌干瞪眼的模样,常惹得全场大笑。这种轻松语境下的“干瞪眼”反而成了调节气氛的催化剂,提醒我们要用游戏心态看待暂时的困窘。
有人认为现代社会信息发达,干瞪眼的情况会减少。我倒觉得恰恰相反,当选择过多时更容易陷入决策瘫痪。上周在超市买酱油,面对二十多个品牌的新品,我在货架前足足干瞪眼三分钟。这个经历让我意识到,信息过载时代更需要培养快速筛选重点的能力。
家庭场景里的干瞪眼更值得玩味。孩子把作业本忘在学校,家长在家长群里干瞪眼等老师回复时,往往会反思:是不是该早点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?这种被迫暂停的时刻,反而创造了重新审视教育方式的窗口。
与其把“干瞪眼”看作尴尬的负面状态,不如当作生活给出的善意提醒。它像一面镜子,照见我们知识体系的漏洞或思维模式的局限。下次遇到类似状况,不妨深呼吸三次,把注意力从“怎么办”转向“怎么学”,毕竟每个瞪大眼睛的瞬间,都可能成为认知升级的转折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