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yōu yōu hū hū
成语解释:形容悠闲懒散或神志恍惚的样子。
成语出处:战国·楚·宋玉《高唐赋》:“悠悠忽忽,佋怅自失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的状态
繁体字形:悠悠忽忽
英文翻译:loiter
悠:1.久;远:悠久。悠扬。2.闲适;闲散:悠闲。悠然。3.悠荡:站在秋千上来回悠。他抓住杠子,一悠就上去了。
悠:1.久;远:悠久。悠扬。2.闲适;闲散:悠闲。悠然。3.悠荡:站在秋千上来回悠。他抓住杠子,一悠就上去了。
忽:1.不注意;不重视:忽略。忽视。疏忽。2.姓。3.忽而:天气忽冷忽热。油灯被风吹得忽明忽暗。4.计量单位名称。a)长度,10忽等于1丝。b)质量或重量,10忽等于1丝。
忽:1.不注意;不重视:忽略。忽视。疏忽。2.姓。3.忽而:天气忽冷忽热。油灯被风吹得忽明忽暗。4.计量单位名称。a)长度,10忽等于1丝。b)质量或重量,10忽等于1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