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huǎng huǎng hū hū
成语解释:神志不清、迷惘的状态
成语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01回:“恍恍忽忽的似乎背后有人说道:‘婶娘连我也不认得了!’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人的神志
繁体字形:怳怳忽忽
英文翻译:In a daze
恍:1.恍然:恍悟。2.仿佛(与“如、若”等连用):恍如梦境。恍如隔世。恍若置身其间。
恍:1.恍然:恍悟。2.仿佛(与“如、若”等连用):恍如梦境。恍如隔世。恍若置身其间。
忽:1.不注意;不重视:忽略。忽视。疏忽。2.姓。3.忽而:天气忽冷忽热。油灯被风吹得忽明忽暗。4.计量单位名称。a)长度,10忽等于1丝。b)质量或重量,10忽等于1丝。
忽:1.不注意;不重视:忽略。忽视。疏忽。2.姓。3.忽而:天气忽冷忽热。油灯被风吹得忽明忽暗。4.计量单位名称。a)长度,10忽等于1丝。b)质量或重量,10忽等于1丝。
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?明明手里拿着钥匙,却在包里翻来覆去找了十分钟;刚读完一页书却发现脑子一片空白。这种状态用成语形容就叫“恍恍忽忽”,它像脑袋里蒙了层雾气,看什么都隔着一层毛玻璃。
有人问:“恍恍忽忽和普通走神有什么区别?”举个例子,小张开会时盯着PPT,突然发现投影仪的光斑在墙上跳舞——这才是真·恍恍忽忽。这种状态不是简单的注意力分散,更像是思维在现实与幻想之间反复横跳,就像手机同时开了二十个应用,每个都在后台悄悄运行。
上周我在超市遇见个典型案例:穿格子衫的年轻人站在酸奶柜前足足八分钟,拿着同款酸奶比较生产日期,最后发现两瓶都是过期的。他挠着头自言自语:“难怪包装颜色不对劲...”这种既认真又迷糊的矛盾状态,正是“恍恍忽忽”的生动写照。
为什么会陷入这种状态?现代人信息过载就像往杯子里倒可乐,气泡不断往上冒却装不进实质内容。我有个设计师朋友说,连续加班三天后看地铁线路图,那些彩色线条会自己扭成梵高《星空》的图案。这提醒我们:当身体电量低于20%时,大脑会自动开启省电模式,把清晰思维切换成水墨画模式。
有人担心这是不是生病征兆?其实偶尔的恍恍忽忽就像电脑偶尔卡顿,重启就好。我试过对着微波炉设置时间,结果按成了洗衣机程序。后来发现,只要把“待办事项清单”从脑内存储转移到纸质便签,就像给乱糟糟的衣柜加了隔板,立刻清爽许多。
下次当你感觉像戴着游泳镜看世界时,不妨试试“三秒复位法”:深呼吸时想象把乱飘的思绪像收风筝线一样拽回来。毕竟生活不是高清纪录片,偶尔的朦胧时刻,说不定能让我们发现被忽略的美好——就像那天我在公交坐过站,却意外遇见巷口绽放的樱花树。